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型是思维的一种工具。在哲学上,模型比较抽象化,它会随着研究纲领的不同而演化。罗纳德·吉尔的模型理论总体上可被认为是一种工具性认识论,它的研究目的是解释世界、解释科学。在他看来,科学的描述,并非全方位的,而是各人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这样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准确、完整获得科学解释。同样,科学模型这种理想化的结构,代表的科学也是从特定或有限的角度进行的理解。吉尔的模型是依据实际问题和情景,运用已知的方法进行的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是运用工具模型表达对世界的一种看法,而这种认识论是有目的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有意向性的。该论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吉尔模型理论的起源,包含四方面内容:自然主义、人工智能、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学,尤其是后三者,是吉尔模型理论的意义所在。第二部分阐述了吉尔模型理论的内涵,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述:吉尔模型理论的假设、吉尔模型理论的检验和吉尔模型理论的解释,尤其是模型理论的解释部分,主要通过吉尔的“因果模型”对他整体的模型思想进行剖析。第三部分论述了吉尔的模型理论的演化,首先表述了吉尔模型演化的内涵,其次着重描述了吉尔模型演化理论的两种类型:“统计假设演化”和“因果模型演化”,最后,论述了吉尔模型理论演化的过程。最后一部分论述了吉尔模型理论的意义,他的演化模型表明了一种态度:无论是从社会科学,还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考虑,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难以事先控制的,希望人们能够从多方位的考虑事情,加深对世界的认识。本文从吉尔模型理论出发,运用了系统分析的方法,逐层递进,从吉尔模型理论的起源、内涵、演化和意义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以形成人们对模型理论的系统认识。从而使人们更加清楚的了解吉尔模型理论,及其它对认知科学界和社会学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