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蒋介石对日外交中的“和平”策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_pl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6年-1945年,蒋介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在对日外交上采用了不同的外交策略,主要表现为:一、1926年-1930年,蒋介石在“矛盾中求和平”的外交策略。在这个时期,蒋介石以北伐为主要革命目标,进行“武力统一”中国,在这一目标原则下,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思想端倪初显,为此,他积极寻求与日亲善外交。在对中国时政影响最大的日本“币原外交”和“田中外交”的交涉中,蒋介石期望通过“亲日外交”,在矛盾中寻求和平,向日本寻求外援,也为其“北伐大业”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同时,在交涉中,蒋介石把握了一定的领土与主权的外交原则,表现出了一定的民族意识。在其外交服务于北伐的原则下,他在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交涉中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软弱妥协的态度,如对“济南惨案”的交涉就是一例。二、1931年-1935年,蒋介石在“妥协中求和平”的外交策略。日本帝国主义在蒋介石政权不稳、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对此,蒋介石在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下,在其弱国意识、惧怕心理的状态下,对日步步妥协退让,企望在妥协中寻求和平。于是,在其不抵抗的政策下,整个东北迅速沦陷。尽管当时为了因应对外交涉的迫切需要,专门成立了一个蒋介石领导下的临时性外交决策机构――特种外交委员会,但其外交原则仍然体现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基本原则。因此,在这个时期的中国对日外交的交涉中,并没能摆脱妥协让步的窘境,结果通过步步退让,与日本相继签订了《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等,使中国的华北权益受到威胁。在诉诸国联的交涉中,也仅得到了道义上的同情和支持。三、1935年-1938年,蒋介石在“抵抗中求和平”的外交策略。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华北的迅速扩张,以及蒋介石“安<WP=54>内”的初见成效,尤其是第五次“围剿”得手后,蒋介石开始调整政策,突出了“攘外”的内容。此时,中国的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日本又成为中国民族矛盾中的主要矛头,因此,蒋介石在全国抗日浪潮的影响下,在中共联手抗日政策的感召下,逐渐放弃了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和原则,对日一面抵抗,一面交涉,在抵抗中求和平,在交涉中苦撑待变,企望国际局势的变化和日本国内政局的变迁,运用“以空间换时间”、“以小胜积大胜”的战略,开始实施其抗战救国的理论和实践,积极准备抗战。四、1938年-1945年,蒋介石运用了“抗战外交与和平谈判”的外交策略。随着“一期抗战”的结束,中日两国相继调整了各自的政策,日本开始实施以政治进攻为主,以军事打击为辅的对华政策,中国则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出现了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各种政治势力在抗战救国的旗帜下联合抗战的局面。蒋介石以中国最高权力者的身份实现了独裁统治,也成为对日外交的指挥者,开始实行对日的抗战外交。在军事上,改变了“一期”抗战时期的防御持久战略,开始转守为攻,攻击前进;在外交上,实行了外交与军事并用的原则,采用了灵活的外交战术,积极寻求抗战外援,充实国力;在国际上,中国通过积极的外交努力,打破了100年以来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中国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中国抗战的结束,蒋介石的对日外交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胜利。总之,蒋介石作为民国时期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性的人物,作为国民党的核心人物,自1926年北伐开始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其言行思想影响着中日关系的走向,并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采用了不同的对日外交策略,而其每一个时期的对日外交策略都有它产生的主客观因素,从中也反映出了蒋介石不同时期的对日态度及其策略思想、政治倾向。
其他文献
瓦斯隧道施工中传统的设备防爆改装是对设备的电路、尾气排放和电瓶等部位进行特殊设计,实现设备在瓦斯超限等危险条件下具备一定的作业能力。但结合瓦斯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
随着中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而从语用学角度对中西言语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是增进中国与西方国家相互了解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地实现言语行为(Spe
韩国朴槿惠政府在对朝政策方面吸取了前任的经验教训,推行旨在增进南北信任关系的"朝鲜半岛信赖进程"。然而这一构想在实践之初就遇到了巨大阻力,至今未能真正走上正轨,其实
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就始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可以这样讲,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便是回应各种危机挑战的过程。但是,人类对于危机的认识、理解和控制却是近几十年才逐渐发展的
会计文化是会计领域在社会文化中的缩影,这种文化的发展对于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其职工技能,价值思想以及行为方式等等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该文具体分析会计文化与其
农民、农村、农业的“三农”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亦成为一个大课题。尤其是人们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问
中国的旧式婚姻通常由父母包办,这样既剥夺了青年男女对婚姻、人生的选择权,也压制了他们的独立和自主;旧式婚姻有着复杂的礼仪程序,其中不乏一些非科学、不文明的思想。近代
安全治理的理论范式为区域安全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东盟的区域安全治理问题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东盟区域安全治理模式是一个多层次、多主体的结构,包含内外两个部
[目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特有的疾病,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可以导致远期后遗症。1988年我国25省市的流行病学调查,约9.4%孕妇发生不同程度的妊高征。妊高征常发病于妊娠20周后
研究背景: 目光中的紫外线(主要为UVA和UVB)是导致皮肤日晒伤、光老化及皮肤癌的重要因素,相同剂量UVB辐射对皮肤的损伤比UVA约大800~1000倍。UVB辐射可引起角质形成细胞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