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剂的不同制法对小檗碱含量的影响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ick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主要考察汤剂的不同制法对其中所含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汤剂制备方法的优选;不同制备方法不同汤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考察。 制备方法:采用目前几种常用的汤剂制备方法:传统煎煮法(砂锅煎煮)、中药煎药机常压煎煮法、中药煎药机加压煎煮法,三种方法进行对比,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盐酸小檗碱含量为指标,对制备过程中影响汤剂质量的因素进行考察,建立合理的操作规范,寻找汤剂最佳的制备方法。 盐酸小檗碱含量的考察:本课题中选用了葛根芩连汤、黄连解毒汤、半夏泻心汤三种汤剂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制备方法对上述三种汤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影响,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仪器:Aglient1100DAD,色谱柱:分别采用了lichrospherC18柱(5um,4.6mm×250mm)、kromasilC18柱(5um,4.6mm×250mm)、lichrospherC18柱(5um,4.6mm×250mm);柱温:室温;流动相: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26:74);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50nm,测定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考察影响药物煎煮效果的主要因素,寻找提高煎煮效果的最佳途径。 由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结果可得出结论:汤剂的制备方法中,砂锅煎煮法煎出的小檗碱含量最高,与传统方法比较,其它煎煮方法与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葛根芩连汤最佳煎煮方法:常压煎煮60min或加压105℃下煎煮20min小檗碱煎出率最高;黄连解毒汤最佳煎煮方法:常压煎煮60min或加压115℃下煎煮30min小檗碱煎出率最高;半夏泻心汤:常压煎煮60min或加压115℃下煎煮30min小檗碱煎出率最高。 本课题通过比较中药汤剂不同制备方法对药效成分煎出率的影响,找到了主要影响因素,从提高煎煮效果、节约人力、能源、时间等方面考虑,确定最佳煎煮方法,保证临床汤剂用药的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岳阳楼西面,有一个峙立在洞庭湖中的小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君山,这里出产中外融名的君山茶。君山茶现有两种:一为银针——系单芽制成,芽头粗壮,茶色绿黄,冲泡后芽尖直出,
艾灸作为中医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点燃艾绒产品,作用于人体穴位从而达到医疗效果,其应用历史久远。近年来,人们对艾灸的喜爱和应用不断增强,而对艾灸作用机制的研究目前尚少。
目的:通过建立有效稳定的抑郁动物研究模型,探讨肉蔻五味丸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选用雄性C57BL/6小鼠建立慢性应激(UCMS)、糖皮质激素诱导(C
以次生代谢产物为主的中药有效成分种类繁多,生物合成途径千差万别,参与其中的酶和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也复杂多样。目前,药用植物有效成分代谢调控的研究主要是利用现代生物
为进一步探寻千年健中的活性成分或活性部位,我们对该药材进行了系统的化学研究.对云南产千年健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从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另外还发现了草酸钙簇晶和一种
大孔树脂吸附中草药有效成份的基础理论研究对其产业化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黄芩黄酮和布渣叶黄酮为例,系统研究了大孔树脂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特性、吸附动力学和
检测了甘草总黄酮、甘草查尔酮A对离体小鼠子宫的解痉作用及甘草总黄酮对小鼠的镇静镇痛作用,并检查了甘草总黄酮和甘草查尔酮A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甘草总黄酮和甘草
经鼻给药,中医称为鼻疗法,药物经鼻吸收能发挥局部和全身治疗作用.中药葛根含有葛根素、大豆苷等异黄酮等成分,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疗效确切.但口服给药吸收差,生物利
一肉桂超细微粉的研究;为了了解超细微粉技术在含挥发油成分的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我们以肉桂超细微粉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二丁桂散的外用新制剂开发;在外用制剂方面,首先对
研究目的:  消渴丸是用于治疗二型糖尿病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为了明确服用消渴丸出现不良反应的人群特征,研究消渴丸的不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完善消渴丸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