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雷公藤甲素预刺激后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aGVHD患者免疫调节的体外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常因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GVHD)的发生而受到限制。Th1/Th2细胞因子失衡是aGVHD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UCMSC)可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但受aGVHD患者机体炎性微环境的影响,MSC发挥的免疫调控作用效果往往不稳定,本研究将主要探讨中药单体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L)预刺激的UC-MSC(TPL-MSC)对aGVHD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以期为利用中药联合间充质干细胞预防和治疗aGVHD提供一个新方向。【目的】(1)评估aGVHD患者免疫微环境的炎症特点;(2)探讨TPL预刺激的UC-MSC对aGVHD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3)探讨TPL预刺激的UC-MSC对aGVHD患者T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UC-MSC,体外分离、培养Ⅲ-Ⅳ级aGVHD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以及健康人中来源的淋巴细胞,按照以下分组行体外实验:(1)单独培养aGVHD患者外周血来源的T淋巴细胞(T);(2)单独培养健康人来源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T-H);(3)单独培养UC-MSC(MSC);(4)单独培养TPL预刺激后的UC-MSC(TPL–MSC);(5)UC-MSC和aGVHD患者外周血来源的T淋巴细胞共培养(MSC+T);(6)TPL预刺激后的UC-MSC和aGVHD患者外周血来源的T淋巴细胞共培养(TPL-MSC+T)。其中,(1)(2)组分别测定需培养前外周血中的细胞因子含量;(1)-(6)组在培养24h、48h、72h提取上清液,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各时间段上清液中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其中测定的细胞因子为: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β、IL-2、IFN-γ、TNF-α、TNF-β、IL-17A、IL-17F、IL-22。(1)(5)(6)组需在培养24h、48h后需分别收集各组的T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1.aGVHD患者组的IL-6、IL-8、IFN-γ、TNF-β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5);2.与空白UC-MSC组比较,TPL预刺激后的UC-MSC表达的IL-6、IL-8水平显著降低(P<0.05);3.UC-MSC和TPL预刺激后的UC-MSC均能有效抑制aGVHD患者来源淋巴细胞分泌的IL-6与IL-8水平,且TPL-MSC的抑制作用比UC-MSC更为显著(P<0.05);4.UC-MSC和TPL-MSC均可有意义的降低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且TPL-MSC表现出比UC-MSC更强的免疫抑制作用(P<0.05)。【结论】与健康人相比,aGVHD患者外周血中的IL-6、IL-8、IFN-γ、TNF-β明显升高,Th1/Th2平衡失调;利用TPL预刺激的UC-MSC可稳定的下调aGVHD患者来源淋巴细胞表达的IL-6、IL-8水平,平衡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并可抑制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这表明中药单体TPL预刺激可促进UC-MSC在aGVHD中发挥更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在防治aGVHD中可能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小鼠肠道传输功能及结肠黏膜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表达的影响,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STC寻找新的切入点。【方法】将5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干细胞裂解液
学位
【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是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不同阶段确诊的CRC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大,分期越早,5年生存率越高。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使CRC患者的预后得到一定改善,但复发转移、耐药和优势人群的筛选仍是目前研究的难点和重点。因此,探索肿瘤复发转移的分子标记物,对早期治疗和精准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拟通过
学位
【目的】分析21-羟化酶缺乏症(21-OHD)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提高临床认识并提供诊断思路,分析21-OHD患者血脂变化及其与雄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03-2021年间入院21-OH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的数据作为对照组,分析21-OHD患者血脂情况。【结果】(1)纳入研究的21-OHD
学位
【目的】识别影响患者结肠镜检查时肠道清洁度并进一步影响息肉检出的相关因素,在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前进行适当的干预以提高患者的肠道清洁度及息肉检出率。【方法】以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至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结肠镜检查并符合本课题纳入排除标准的501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接受统一的检查前准备并由工作人员完成结肠镜检查前后相关信息的收集。采用单盲的方式将收集的数据整
学位
【目的】如今癔球症(globus)作为一种常见病症,但其发病机理仍不明确。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igh resolution esophageal manometry,HREM)可以更精确地诊断食管括约肌的压力和食管运动障碍。本研究旨在归纳癔球症患者的食管动力特点,以进一步分析其发病机理。【方法】我们回顾性选择了2013年08月至2020年05月因持续性或间歇性癔球症至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行H
学位
【背景及目的】:AML是有明显异质性和侵袭性的血液系统恶性克隆性病变,以细胞过度增殖、分化功能障碍和细胞凋亡受阻为主要特点,造成骨髓中和外周血原始细胞异常积累,同时会引起有效造血功能衰竭。AML患者预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确定可靠的预测指标对于做出治疗决定和评估预后非常重要。体能状态、高龄、高白细胞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继发性白血病、基因突变、骨髓微环境等因素均可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然而,约50
学位
【目的】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E)是以消化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浸润为特征,可伴有外周血中嗜酸性细胞增高,患者出现从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到剧烈腹痛、消化道出血或梗阻等一系列症状的消化道良性过敏性疾病,部分患者反复发生。EGE疾病谱有异质性,许多患者症状与体征往往不相符,临床上容易漏诊和误诊。本文通过回顾性
学位
【目的】通过观察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后的晚期肺癌脑转移患者,服用安罗替尼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和单药安罗替尼两组的中位颅内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及不良反应,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服用安罗替尼+替莫唑胺治疗为观察组,服用单药安罗替尼为对照组,筛选符合入组标准患者,每2个治疗周期后评估疗效,并随访记录不良反应及严重程度。本研究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
学位
[目的]明确腺瘤检出率可作为结肠镜检查质控指标,以此分析并评价云南省某综合医院内镜中心结肠镜检查质量。[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云南省某综合医院时间间隔五年的两个自然年度:2014年度和2019年度,分别统计并比较2014和2019两个年度内行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腺瘤检出率(Adenoma Detection Rate,ADR)、息肉检出率(Polyp Detection Rate
学位
【目的】通过研究新生儿高TSH血症与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探讨是否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D协助高TSH血症患儿的治疗。【方法】选取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就诊需要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的足月新生儿24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及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