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型8位MCU IP软核的设计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成电路进入SoC(System on a Chip)设计阶段以后,基于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核的SoC设计方法已经成为目前SoC设计方法中主流的设计方法之一。我国集成电路设计起步较晚,设计水平、设计能力与国外有一定差距,设计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P核,对我国的IC(Integrated Circuit)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嵌入式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在通信、消费电子、计算机、医疗、仪器仪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渗透到人类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在这些嵌入式应用系统中,基于51指令系统的8位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MCU由于其低成本、高效能而始终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是,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扩展,对其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这点,本论文研究并设计了一款与标准8051兼容的8位CISC MCU IP核。在系统架构层面,论文剖析了标准8051性能无法提高的瓶颈所在,并在新设计的MCU IP软核中进行了改进:将机器周期数从标准MCS-51中的12个调整到4个;对系统中不同功能模块采用独立总线方式访问;采用指令预取方式进行指令读取。从而在系统层面提高其整体的性能。在算法级层面,针对MCU IP软核的关键模块进行了优化设计,在ALU(Algrithm Logic Unit)设计中,针对加减运算,使用了超前进位算法的扩展算法;针对乘除运算,采用了优化的移位相加算法;在控制器模块设计中,分析两种实现控制器模块的算法——硬布线法和微程序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将两种算法结合的算法,以此提高控制器模块的性能。从而在实现层面提高其性能。本论文所设计的MCU IP软核经过了完备的功能验证,通过了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硬件验证。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实际,以信息技术为研究背景.在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优势的同时,对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究,希望论述之后可以给此类工程提供一点参
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其它行业发展迅速,使我国整体经济建设有了新的发展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建筑工程行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工作是关
本课题主要研究了用于低压大容量(40V/350μF)液体钽电解电容器的工作电解质。我们研究了工作电解质溶液与阴极金属接触界面处(阴极界面处)离子的分布状态,以及工作电解质溶液室温及低温电导率的影响因素。工作电解质的电导率是影响液体钽电解电容器性能的重要因素,根据工作电解质电导理论,我们采用硫酸与X酸组成的复合酸体系,使两种酸性能互补,降低工作电解质溶液的粘度,提高导电离子的迁移率,进而提高工作电解
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的工程项目也在不断增多,要想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做好招投标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样选取的施工单位会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从而使工程施工质
当前国际建筑市场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导致企业风险大、利润小[1].为降低工程风险,维护企业利益,增加企业利润,企业必须自觉重视合同管理,加强员工合同意识培养,提高合同管理水
随着电子招标系统的不断推广应用,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目前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逐渐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电子招投标系统在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大数据平台建设的趋势的同时,为建筑工
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逐渐提升的工程管理水平,使得我国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一定提升.然而,依旧有一系列问题存在于工程质量监督中,影响了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本文立足于安全
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是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活动,要求监理人员具有建筑、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在实施监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对目标进行规划和计划,建立合理而有效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