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艾灸“关元”和“足三里”穴对葡聚糖硫酸钠(DSS)所致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黏膜炎症细胞因子表达产生的影响,探讨艾灸对免疫功能紊乱的调节作用。材料与方法:50只SD大鼠,适应喂养后,按体重大小,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是: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艾灸组,艾灸加西药组,分笼饲养。除对照组,其余4组大鼠自由饮用配好的4%DSS溶液,饮用7天,同时每天观察大鼠饮食,大鼠毛的色泽和大便情况,并记录体重。造模完成后,进行治疗,并正常饮食。对照组,用生理盐水10mL/(kg.d),日一次灌胃。模型组,生理盐水10mL/(kg.d),日一次灌胃。西药组,美沙拉嗪悬浊液10mL/(Kg.d),日一次灌胃。艾灸组,取穴:关元、足三里(双)。艾炷以精制艾绒制成重约45mg/只,每次每穴各灸2壮,1次/d。艾灸加西药组,用美沙拉嗪悬浊液10mL/(Kg.d),日一次灌胃;于灌胃1h后进行艾灸,治疗操作同艾灸组。治疗同时观察大鼠毛的色泽和大便情况,测量并记录体重。实验结束后取大鼠结肠和腹主动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观察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8、IL-13、IL-10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上IL-8m RNA、IL-10mRNA的表达,考察艾灸对UC大鼠结肠的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1.和对照组大鼠比较,造模后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有便血,结肠粘膜水肿、出血;结肠粘膜IL-8mRNA水平升高、IL-10mRNA水平下降,都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中TNF-α、IL-8、IL-13含量升高(P<0.05),IL-10含量降低(P<0.05)。说明和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上Th1细胞因子增强,Th2细胞因子受到抑制。2.和模型组相比较,治疗组的大鼠体重明显回升,便血程度明显改善,结肠黏膜水肿和出血程度明显减轻。3.与模型组相比较,西药组、艾灸组和艾灸加西药组的大鼠血清的IL-10水平升高(P<0.05),IL-13、TNF-α、IL-8水平下调(P<0.05),肠黏膜IL-8mRNA水平下降(P<0.05)、IL-10mRNA水平升高(P<0.05),说明大鼠结肠黏膜上的免疫失衡恢复,Th2免疫细胞作用被增强,Th1免疫细胞作用被抑制。结论:1.艾灸UC关元和足三里穴可以减轻或缓解UC大鼠粘液脓血便的情况。2.艾灸UC关元和足三里可以促进UC大鼠结肠黏膜上的抗炎因子的生成,并抑止促炎因子的生成,从而缓解肠黏膜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