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客车供氧系统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w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青藏铁路的建设,高原缺氧问题是青藏铁路客车车辆设计及运营过程中的三大技术难题(高原缺氧、冻土带、环境保护)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乘客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青藏客车能否正常按时开通。目前国内外还没有解决旅客列车供氧问题的成型方案和成熟技术可以借鉴,需要自主研制和开发出满足青藏高原环境要求和铁路客车技术水平的列车供氧系统。 本文在综合了高原医学、空调工程、自动化技术、空气分离技术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对如下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1)对青藏铁路客车的供氧方案进行探讨并认为在青藏列车运行的环境和条件下,供氧方式适合采用制氧机和空调机相结合的整车弥散方式;2)对分子筛制氧机和膜式制氧机应用于高原列车上的适用性作了分析比较,膜式制氧机更适合青藏客车的要求;3)根据青藏铁路沿线地区的地理与气候条件、人体的高原反应症状、防火安全性、高原列车的运行特点等对供氧水平的综合影响,提出了高原列车的供氧标准;探索出弥散供氧方式下的供氧量的计算方法,从而得到了氧气量与新风量的匹配关系,并从软硬件两方面出发,开发空调与制氧的集成化系统;4)研制了高原气候模拟舱,利用该先进的实验手段,模拟高原各种气压参数对制氧机制氧性能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本文基本上解决了青藏客车在实际运行中的供氧问题,为青藏客车供氧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为青藏客车的开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其他文献
根据当前工业控制网的发展趋势和计算机联锁系统中通信的特点,以及现有计算机联锁系统中各种通信手段的特点,为了使计算机联锁系统能够快速、实时、可靠地进行数据传输,提出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线是铁道部的新高速铁路网络示范项目,被视为中国客运专线的关键性工程。该线路全程约118 km,最高设计时速为350 km。高速度要求有高耐用性和高舒适性,对于软土
本文提出了公路生态系统的概念并赋予其科学定义,认为公路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公路和生态系统复合而成的,集物质循环与生态进化及其共同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于一体的,具有耗散结构
张师傅今年65岁,平时很少生病。然而,3个月前他关节疼痛,尤以双踝关节为甚。开始以为是风湿痛,在乡卫生院贴膏药、服用抗风湿药都不见效果,而且关节逐渐肿胀,影响活动。后来到县医院做理疗,疗效也不明显,半月后症状反而加重。当地医生建议张师傅到上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到我校附属医院做四肢长骨X光片检查,显示正常;做血液生化、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和黏蛋白等检查,也均未发现异常。后经胸部、四肢、关节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