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CO2驱油提高高含水油田的采收率、实现CO2的地下埋存,是一个解决我国主力老油田的产量不断递减且后备储量极度不足以及全球范围内温室效应加剧现象的重要契机。在CO2驱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CO2驱油提高高含水油田的采收率、实现CO2的地下埋存,是一个解决我国主力老油田的产量不断递减且后备储量极度不足以及全球范围内温室效应加剧现象的重要契机。在CO2驱油之前,进行效果评价对于油田开发方式的选择、注采参数的选取、开发效果的预测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通过研究发现,目前的CO2驱油效果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限制性,评价方法及指标的选取较为单一,而且没有形成一套全面的评价体系,因此本文着重从技术效果、动态埋存、经济效果三个方面建立全面的效果评价体系对高含水期油田CO2驱进行效果评价研究。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高含水期CO2驱油效果评价研究,所做的工作和得到的成果如下:(1)分析了高含水油田的特征及CO2驱油的特点及优势,对CO2驱油方式的选择进行了研究。从技术可行性、动态埋存评价以及经济效果评价三个部分分别筛选评价指标;成果是:形成了一套包含技术效果、动态埋存效果以及经济效果三方面的高含水油田CO2驱油效果评价体系;(2)在考虑相间传质条件下,对CO2气驱物质平衡方程进行推导,同时对其系数的处理方式进行量化研究,编写程序进行实例计算,成果是:建立了考虑相间传质作用的CO2混相驱及非混相驱物质平衡方程,预测了典型区块累积产量随注入体积倍数增加的变化关系;(3)利用数值模拟法对高含水期典型区块进行了CO2水气交替驱油效果评价,选取合适的注采因素及取值水平,设计正交试验,进行模拟计算,利用成果(1)所得到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驱油效果评价,并对最优注采方案下的CO2气-水交替驱效果分别与其他开发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成果是:完成了特定高含水油田区块的CO2驱油效果评价,得到其CO2驱油最优注采方案及主要注采影响因素,确定了CO2气-水交替驱的绝对优势。
其他文献
内蒙古索伦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地处大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之拜仁达坝—道伦达坝—花敖包特—超浩尔图—扎木钦—索伦北东向铅锌铜多金属成矿带北东段。该区域大地构造位
本试验研究对象为酚酸类物质香草酸,采用从花生连作的根际土壤中通过富集,平板涂布等方法筛选出长势好,降解活性强的降解细菌,对其进行生物学鉴定和分子鉴定。然后对其适宜生
本论文在消化吸收进口压缩土壤砖设备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压缩土壤砖液压成型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设计制造能在PLC控制装置的顺序控制下进行自动生产的压缩土壤砖成套设
研究目的:在轻度寒冷环境下,通过监测热身活动,休息间歇阶段以及随后的力竭运动中的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和下肢表面肌电信号,探究热身后的不同间歇时间是否会影响男大学生运动过程中的体温和下肢肌肉肌电活动。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实验研究,12名受试对象自愿参与实验。每名研究对象需要进行一次预实验和两次正式实验,每次测试时间间隔至少为7天。受试者均要求在相同环境(温度为1617℃,湿度为40%50%,无风密闭的室
作为一种典型的非线性特性,迟滞非线性广泛的存在于现代工业领域之中,并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成为了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为了满足在航空航天、国防科技以及精密微电子等工业生产中对微定位、微操作和微振动控制方面已经达到纳米级别的精度需求,迫切需要对动态迟滞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与控制进行研究。然而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迟滞非线性系统在输入和输出关系上往往呈现出多因素耦合的动态特性,这一复杂的动态特性不仅会限制系统的控
四唑类高氮化合物的热安定性对其生产、运输、贮存、及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采用热重分析技术(TG)、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和动态测压热分析技术(DPTA)系统地研究了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于天山-兴蒙造山系(Ⅰ级),大兴安岭弧盆系(Ⅱ级),东乌旗-多宝山岛弧(Ⅲ级),属内蒙古弧形褶带东乌珠穆沁旗构造带与新华夏大兴安岭隆起带交汇部位。本文以“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是适应我国建筑节能和结构自保温体系的发展而提出的新型混凝土材料。其性能可实现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与绝热材料低导热系数的结合。试验研究及工程试点均
膜分离是化工、食品以及环境工程领域中常用的分离方法之一。在水处理领域,无论是饮用水处理还是废(污)水处理,膜分离均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然而,膜分离过程中,随着污染物在膜表面截留,引起跨膜压差(TMP)逐渐增大,导致膜滤效率逐渐降低,是该过程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动态膜(dynamic membrane,DM)技术是采用膜支撑材料,利用颗粒膜材料在支撑体上形成的一层薄膜实现分离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
近年来,环境中微塑料污染与危害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微塑料可与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或微生物等形成复合污染物,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且可随着食物链的富集与迁移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然而目前关于微塑料问题的探讨主要汇集于海洋系统,对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认识不够全面。沉积物是微塑料一个重要的汇聚处,进行淡水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研究至关重要。沉积物微塑料主要源于水体,在水动力搅动下沉积物中微塑料可能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