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的黄河三角洲海岸带淤蚀变化及其水沙阈值研究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HIWEI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流域开发、治理与保护的关键区域之一,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发生剧烈变化,黄河三角洲来水来沙总体呈减少趋势。作为海陆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渡地带,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冲淤变化历经了复杂的响应过程,黄河河口地区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利用利津站水沙数据和黄河三角洲遥感影像资料,系统分析了黄河入海水沙变化特征和河口海岸带淤蚀动态演变规律,探究了河口海岸带冲淤造陆过程对入海水沙的响应关系,提出了维持黄河三角洲冲淤造陆平衡的临界水沙阈值和综合临界水沙条件关系式,试图为黄河三角洲入海流路河道管理和岸线防护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概述如下:(1)黄河利津站水沙演变规律研究发现,19502015年径流量和输沙量整体呈减少趋势,年际间呈现丰枯演替特征且具有较显著的周期变化规律,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具有30年和18年的主周期。水沙年内分配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且主要集中在汛期(7-10月);调水调沙以来,汛期平均径流量减少约1.8倍,平均输沙量减少约6.4倍。(2)根据黄河三角洲地区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分析了海岸带淤蚀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刁口河流路19762010年陆地面积从332.4km2减少为192km2,年侵蚀速率为4.01km2yr-1;受黄河三角洲生态补水影响,刁口河流路2010年后海岸线蚀退得到有效控制,淤蚀基本平衡。1976年黄河入海流路改道以来,清水沟流路经历了快速淤积期、稳定造陆期、快速侵蚀期和淤蚀交替期四个阶段,陆地面积增加300km2,平均淤积速率为7.56km2yr-1。(3)黄河河口海岸带冲淤造陆过程对入海水沙的响应关系显示,入海径流量为105.14亿m3yr-1、输沙量为1.76亿tyr-1时,或水沙条件满足0.027Q+4.699Qs=8.261关系式时,黄河河口海岸带冲淤造陆过程处于临界平衡状态。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更加注重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一方面顺应了我国时代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也能够满足企业对于技术型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本文主要围绕校企合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众多制度和法规需要调整和完善。会计准则改革后的税收制度体现了会计与税收适当分离的原则。不同的概念范围与计算口径给实践工作带来一系列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自发性破裂是其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再出血风险大、病死率高及预后不良等特点。肿瘤的大小、位置、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和
目的通过研究先兆流产患者用孕激素治疗前后体内孕激素诱导封闭因子、孕激素、白介素2及白介素10在静脉血中的表达情况,了解PIBF对妊娠时Th1/Th2平衡的影响,探讨PIBF在先兆流
近年来,甘肃小微企业发展迅猛,成为推动和增强地方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重要力量和标志,但是受自身规模小等因素的影响,小微企业面临经营压力大、订单减少等困难,如何在激烈的
消费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各色消费产品的全面过剩,技术周期相对过长,使商品因为技术上的差异所引起的性能差别、符号示差性逐渐消失.因此通过设计来建构消费社会商品
税收牵动着经济。在2020年1月召开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税务部门减税降费交出的成绩单:2019年全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万亿元,拉动全年GDP增长约0.8个百分点……本期通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文章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为例,分析近十年来热林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简要展示了科学基金对热林
高血压是常见慢性病之一,特别在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而且被认为是诱发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肾衰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威胁患者的健康[1,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高校中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与其它数学学科相比,该课程的概念和公式更多,理论更抽象,与实际生活中的联系更为密切。“翻转课堂”是被称为“2011年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