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下开口泡形成机理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j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生产实际中出现的玻璃板下开口泡缺陷情况,结合生产工艺过程各方面参数进行具体研究,并参考相关文献理论及借鉴生产中相关气泡缺陷处理经验,提出气泡形成的五种可能机理。设计实验验证所提出的机理、验证工业生产情况;根据实验结论及生产情况,对所提出的机理进行合理取舍、总结,得出合理的锡槽气泡形成机理,以期为解决玻璃板下开口泡缺陷的生产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当生产中出现大量板下开口泡缺陷时,挑选出贴近玻璃下表面含有闭口气泡玻璃样品,检测其内部的气体成分。结果表明导致玻璃板下开口泡的气体主要是氢气。不同温度下,氢在锡液中的溶解度用间接法测量;测量结果表明,氢气在锡液中的溶解度变化趋势与相关文献结论一致;以文献中600℃氢气在锡液中的溶解度值为基础,使用实验测定值拟合西维尔公式;用所得公式验证1000℃下氢在锡液中的溶解度文献值,误差不超过7%,说明氢气在锡液中主要以单原子态形式存在。将小块耐火砖平铺在石墨槽底组装成小锡槽,模拟锡槽环境,检测不同氢透过性耐火砖锡槽对形成气泡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氢透过性耐火砖对氢气的扩散性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高氢透过性耐火砖抑制氢气扩散的能力较弱;当外界条件变化时,低氢透过性耐火砖锡槽不易产生气泡,高氢透过性耐火砖锡槽产生的气泡量会快速增加。根据实验结果、生产线后续跟踪情况、锡槽中锡液的流动情况、锡液温度分布的连续性、锡液中气泡的形成条件等进行推理得到了锡槽氢气泡形成机理。锡槽温度升高后,锡槽槽底空间中的氢气经过耐火砖贯通孔扩散到锡液中并溶解于锡液,使锡液过饱和;过饱和的氢原子经锡液扩散到耐火砖表面含有气源的开口孔处聚集、复合成气体分子使气泡核心长大形成气泡;气泡释放后,会在原位留下部分气源,使气泡连续不断地产生,直至达到该温度下的平衡态为止;降温后,锡槽槽底空间的气体会得到补充,使气泡的出现具有反复性。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和研究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对所有患者都进行超声诊断,并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在收治的76
<正>“原来”有时是时间名词,表示“起初,未变之前”的意思,有时是副词,表示有所发现,有所领悟的语气。 时间名词“原来”有的时候跟副词“原来”有明显的不同,不会相混。这
本文以汉语、印尼语名量词为研究对象,从二者的类型、语法特征进行比较,探讨两种语言名量词在这两方面的异同点。
<正>面对新形势、新业务,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打造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全能型"乡镇供电所,更好地提升供电服务能力。笔者就"全能型"供电所建设中存在的
我国西部开发的主要对象是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在开发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政治问题 :一是民族关系问题。在开发的过程中 ,少数民族地区既存的民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管道运输在国民经济、国防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石油,天然气,自来水管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这些管道在建
1991年中国与越南实现关系正常化,在1999年以后,中越两国签订《联合声明》双边经贸关系从此确定,截止到2017年,中国一直是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越南第一大商品进口国,中国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常规甲状腺超声检查者189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91例
分析了中学教育实行新课标以后和新高考模式下的中学物理教学现状,对中学生在高考改革前后选学物理情况和在校大学生物理知识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针对在新高考模式下考进来
"宅文化"作为现代流行文化的一种迅速进入大众生活领域,在年轻人中十分流行,且受到一定程度的追捧,在当代大学生群体当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大学生群体是当下受关注度极高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