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系统中配电网直接连接电力负荷,其建设是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内容。配电网规划工作中,配电网接线模式的选择是配电网规划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关系到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整个电力行业和用户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国配电网规模庞大,形成了多种接线方式。目前,配电网接线方式的合理选择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配电网目标接线模式不明确,配电网网架建设混乱无序的弊端。规范化、标准化的配网规划与建设,有利于解决实际运行与管理中存在的网架结构不合理、网损大、设备管理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保证配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典型的配电网接线方式,总结出配电网发展的相关经验启示。紧接着,分析了配电网接线方式的技术经济性综合评估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方法。从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和适应性四个方面出发,提出了配电网接线方式的评估体系、评估指标和计算方法。在所建立的评估体系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影响配电网接线方式的因素,从供电区域类型、供电架构模型、负荷密度和变电站容量等主要接线方式选取影响因素出发,提出了具有实用性的配电网接线方式的典型规划场景分析计算模型:均匀分布和条状分布。本文分别按照A+(A)、B、C、D的供电区域划分,提出了可供选择的典型高、中压配电网各规划场景的接线方式。进而,分别计算了各典型高压110kV接线方式和中压10kV接线方式的技术经济性指标。基于对计算结果的综合比较分析,提出了不同典型规划场景下接线方式的推荐方案。最后,针对国内某中心城市城区配电网、某地区农村配电网的实际电网,基于推荐的接线方式,提出高中压配电网接线方式的规划方案,并采用本文方法对其接线方式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给出了合理的接线方式方案建议。本文提出的配电网接线方式选择分析方法可为实际配电网的规划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