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涡轮盘缘封严复合结构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盘缘封严作为航空发动机二次流空气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可以有效抑制高温燃气入侵盘腔,防止涡轮盘烧蚀。而高效的封严结构能够在提高封严效果的基础上显著降低压气机冷气的使用量,从而提高航空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因此,本文以第一级高压涡轮转静盘腔和不同盘缘封严结构为研究对象,从燃气入侵特性、盘腔流动特性和封严性能三个方面开展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内容如下:利用数值方法开展了盘缘封严结构参数(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对转静盘腔封严效率的影响以及容腔效应、内封环效应、径向间隙效应、篦齿位置效应、凹深效应等5类特色封严结构的密封性能研究。研究表明:轴向间隙对盘缘封严效率影响较大,径向间隙影响较小;改变容腔的封严结构不能提升原始结构的封严性能;加内封环的封严结构虽不能明显提高封严效率,但能保护内部盘腔。经进一步对比分析,静深腔型封严结构和咬合封严结构具有较好的封严性能,是为高效的盘缘封严结构。针对复合封严结构、静深腔型封严结构和咬合封严结构,开展了盘腔流动规律和跨声速燃气入侵特性研究,研究表明:静盘封严环将盘腔分割为上下两个容腔,入侵容腔滞留了绝大部分高温燃气,因此高半径处封严效率较低,但盘腔低半径处封严效率明显提高。在入侵容腔内,咬合封严和静深腔型封严由于特殊的结构能形成比复合封严更为复杂的流场结构,增加了流动阻力,既有效地阻止燃气进一步入侵盘腔,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封严冷气出流。跨声速涡轮的封严特性依然遵循外部诱导入侵理论和旋转诱导入侵理论。叶栅通道内除了静叶尾迹高压区之外,还存在由激波引起的高压区,导致了燃气的剧烈入侵,因此在特征信号频谱中f/fblade=2处存在峰值,这是跨声速高压涡轮燃气入侵最显著的特点。构建一级涡轮实验模型,开展了不同封严结构的封严特性以及主流流量、次流流量和转速对主流通道内压力和封严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静深腔型封严结构的封严性能表现最好,复合封严结构封严性能次之,简单轴向封严结构封严性能最差。主流流量、次流流量和转速的增加都会导致静叶尾缘和动叶前缘周向压力增加,其中主流流量的影响占主导。次流流量增加有利于提高盘腔封严效率,主流流量和转速增加降低了盘腔封严效率。
其他文献
通过知识图谱构建电网故障处置模型,将庞大而分散的终端设备数据信息和故障案例数据转化为专业的领域知识图谱,可以有效降低故障处置压力,辅助相关人员进行故障处置决策,提高处置效率和智能化水平。针对知识图谱在配电网故障处置过程中的重要推动作用,文章对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及关键技术,如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加工、知识更新等进行了阐述,尤其根据配电网故障处置数据的特点,分析对比构建配电网领域知识图谱过程中各阶段
期刊
中介机匣作为连接高、低压压气机的重要过渡段和主要承力部件,被广泛应用于双转子结构的航空涡扇发动机中。而目前主流研究所追求的超紧凑、大曲率中介机匣,其内部流动机制较为复杂,准确掌握中介机匣的内部流动特征和开展通用高效的中介机匣设计方法,对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对紧凑型S形环形弯曲管道的流动特性展开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双涵道中介机匣的常规设计方法及抑制中介机匣内部涡系结构发
学位
推进系统与机身进行一体化设计在提高飞行器整体性能的同时,也会导致机体气动外形与推进系统没有清晰明确的分界线,机体部门和发动机部门计算统计气动力和推进力时容易因责任划分不清出现漏计力或者重复计力的情况,进而导致气动性能、推进性能及一体化性能估算不准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基于TBCC推进系统的飞推一体化飞行器进行计力体系研究,实现气动型面与推进型面的清晰划分,气动性能与推进性能的准确计算,方便气动和
学位
为了提升发动机可靠性及转子运转平稳性,现代航空发动机广泛采用挤压油膜阻尼器(squeeze film damper,简称SFD),大量研究及试验表明SFD能有效减小转子过临界的振幅及外传力,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系统动力学特性设计的复杂程度。为精准预测SFD及转子系统动力特性,本文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转子采用的SFD结构,考虑SFD蒸汽气穴影响,开展了气穴雷诺方程及SFD-转子系统动力学建模、非线性特性
学位
为了探究锯齿状唇口对进气道流场特性及气动性能的影响,本文利用数值仿真方法首先对锯齿状唇口入射激波/边界层干扰特性展开研究,在得到干扰特性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不同锯齿状唇口的进气道模型设计和气动特性研究。首先给出锯齿状唇口的平板/斜楔简化模型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不同楔角下的流场结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准模型与锯齿模型的平板壁面分离包高度与分离区面积均随楔角增大而增大:楔角从14°增大到20°,基准模型的
学位
叶片是航空发动机中的关键部件,但由于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叶片振动造成的发动机叶片疲劳损坏时有发生,因此对叶片振动特性的研究是航空发动机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航空发动机叶片实际工作中所受激振力复杂,无法完全避开所有的模态,尤其是高阶模态对其动力响应的预估在很大程度上将受阻尼参数的影响,而叶片的动力响应是疲劳寿命和可靠性预估的基础。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对涡轮叶片高阶模态振型下的摩擦阻尼特性进行
学位
变循环发动机作为下一代先进战斗机的动力构型,有许多常规发动机无法比拟的性能优势,但与此同时也带来控制变量多、控制机构复杂、控制难度大等问题。本文针对一种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开展基于模型的控制计划设计方法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采用变比热法建立了变循环发动机非线性部件级数学模型,开展了变循环发动机单涵及双涵两种工作模式下的稳态及动态性能仿真验证;针对变循环发动机部件级模型迭代收敛性差、计算实时性不高等问
学位
旋转失速是压气机特有的不稳定流态,它可能导致压气机性能严重降低,甚至熄火,因此如何增大稳定裕度,延缓或消除旋转失速的发生,在压气机设计中备受关注。众多研究表明,旋转失速与叶尖间隙泄漏流有密切联系,泄漏涡自身的形态与不稳定性对失速起始过程有重要影响。另外,随着高性能战斗机的快速发展,进气压力畸变的形式越来越复杂,影响越来越突出:畸变不仅在空间上不均匀,且同时包含稳态分量与动态分量;它使得压气机性能下
学位
在新课程背景下,很多高中地理教师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就针对学生的特点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在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采用一种适合时代的方式,让高中生可以在地理教学的方法上进行有效创新,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第一个方面就是教师需要有效结合实际生活来展开教学,第二个方面就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科学
期刊
连续碳化硅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SiCf-CMCs)以其耐高温、重量轻、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SiC纤维作为SiCf-CMCs的主要增强相,其性能决定了材料的承载能力。在航空发动机实际服役环境下,航空煤油燃烧产生的大量水蒸气和陶瓷基体中存在的缺陷使SiC纤维暴露在高温水氧耦合环境中,导致纤维氧化和强度下降,影响材料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文针对国产二代SiC纤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