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铁是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地铁运营时间的增加,隧道内的温度升高,合理的地铁环控系统能够有效控制地铁系统内的热环境。本文通过对重庆6号线深埋地铁站红土地站区间隧道活塞风速和风压的测试,并通过SES软件模拟,对重庆地铁六号线9站10区间进行模拟,对不同活塞风井设置方式和配线区间设置位置对地铁系统热环境和通风换气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结论可为类似深埋地铁隧道环控系统的设计和运营提供参考。首先,通过对重庆地铁六号线深埋地铁车站红土站小里程端区间隧道的活塞风速进行测试,得到了活塞风速随着列车位置变化呈显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并对红土地车站新风井的温湿度进行测试,得到了新风井中空气温湿度变化规律。其次,通过用SES软件模拟对六号线地铁不同运行时期隧道热环境进行了模拟,得出了在列车运行的初近远期,隧道内空气温度均满足隧道环境控制要求,并对不同运行时期不同轨排风量隧道热环境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在列车运行的初近期,关闭轨排风机,隧道空气温度仍然满足隧道环境控制要求,在列车运行的远期,轨排风量为20m~3/s时,隧道内空气温度满足规范要求。最后,为了研究深埋对地铁六号线隧道热环境的影响,以重庆六号线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深埋与浅埋的隧道模型,讨论深埋和浅埋对六号线地铁隧道空气温度的影响,得出了深埋对活塞风井内的空气温度有影响,对隧道内空气整体温度的影响不大。同时,为了研究不同活塞风井通风方式对地铁六号线隧道热环境的影响,我们还通过改变不同活塞风井通风方式对隧道热环境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单活塞通风方式可以满足隧道环境控制要求,单活塞通风方式对隧道的通风换气效果与双活塞通风方式相差不大,但是单活塞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建投资。同时对不同轨排风量对单活塞通风方式隧道热环境和通风效果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在轨排风量为30 m~3/s,单活塞通风方式可以满足隧道环境控制要求。最后,对红土地站大里程端配线区间不同位置对隧道热环境的影响进行模拟研究,得出配线区间设置于活塞风井与车站之间的效果要优于设置于活塞风井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