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青龙颗粒源自于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小青龙汤,在人类医学中广泛应用的制剂有颗粒和口服液两种剂型,在治疗支气管哮喘、哮喘病、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效果显著。本实验室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〇一〇年版一部收载的小青龙颗粒及其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改进,并对本实验室制备的颗粒进行了制剂药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和药效学研究。小青龙颗粒是由麻黄、白芍、干姜、炙甘草、桂枝、半夏、细辛及五味子共八味中药经现代工艺提取加工制成。功能为解表化饮,止咳平喘。为了尽可能提取出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我们在提取中药时先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筛选出最佳的提取方法,优化的条件是以麻黄和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盐酸麻黄碱和芍药苷的含量作为指标,进行提取工艺的筛选。在工艺确定后,除了建立制剂的薄层色谱、含量测定等检测方法外,还对溶解性、水分等检查项目进行条件摸索,以保证该制剂的质量可控。共生产了三批中试产品,每批10kg。对三批中试产品进行了加速试验、光加速试验和24个月的长期稳定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产品对光不稳定,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产品的性状发生变化,但仍在标准范围内,宜避光保存;加速试验6个月和长期稳定性试验24个月试验的结果表明,3批中试产品的性状、鉴别、溶化性、粒度等指标均符合要求。在做稳定性试验的期间,对该制剂的药理毒理进行了研究。毒理学研究包括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按最大给药量一次性灌胃,未测出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后改为测定小鼠的最大耐受量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药的毒性低;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在给药42天,小鼠未有死亡,精神、饮食及排便等均正常,通过解剖观察、血液学检测及组织病理学等观察,大鼠的心、肝、脾、肾等脏器均未有病理性变化,由此说明在42天连续给药时未有毒性。药理学研究表明该制剂外具有抗炎作用,对哮喘小鼠具有保护作用;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小青龙颗粒的高、中剂量组的总有效率均达到80%以上,且与双黄连口服液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小青龙颗粒的低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与双黄连口服液组比较差异显著。本实验室研究的小青龙颗粒不仅工艺、制剂稳定、质量可控,而且毒性低,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对预防和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均有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