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域水沙变化的黄河三角洲景观格局动态演化分析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e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入海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是黄河与渤海陆海相互作用的重要过渡地区。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与黄河的来水来沙密不可分,流域水沙对三角洲地区的形成与演化、流域生态环境及景观格局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利津水文站的水沙数据为依据,分析黄河三角洲流域来水来沙的变化规律;利用3S技术以及相关软件,以黄河三角洲东营市河口区、利津县、东营区和垦利区为研究区,首先使用ENVI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将研究区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类、并检验其分类精度;然后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出各景观格局指数,从景观整体和个体两个角度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的特征;借助Arc GIS软件通过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利用动态度模型、景观转移矩阵、区域动态差异等方法进行黄河三角洲景观格局动态演变分析;利用回归分析,将利津水文站的来水来沙数据与黄河三角洲地区各缓冲区内景观格局变化情况相结合,探讨水沙变化对景观格局的关系,创建主要景观类型面积与来水来沙之间的关系模型。为黄河三角洲规划管理决策、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等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20年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存在较大波动,上升趋势不明显;年均含沙量稳定性较差,波动较明显,下降的趋势不显著;年最大流量出现的时间大部分都在汛期(7—10月);从水沙时间分布不均匀性角度看,在年内和年际两个时间维度上,输沙量更加不均匀;在水沙各月份的年际变化中,径流量在八月到十月较剧烈,输沙量在九月到十二月较剧烈。(2)耕地和水域是该流域主要的两种景观成分,林地景观在该流域的分布较少,其斑块面积变化不大,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均呈萎缩状态,建设用地的斑块面积呈增加趋势;流域景观多样化降低,异质性减弱,均匀性降低,研究区景观中存在优势斑块类型。(3)2000—2020年景观面积变化最大的是草地,以每年3.67%的速度减少了1049.31km~2,草地主要的流失方向为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其次景观面积变化较大的是水域,水域的主要来源为未利用土地和草地;流域内建设用地的动态度最大,耕地的动态度最小;林地以每年1.37%的速度增加了17.89km~2;未利用土地以每年2.80%的速度减少了774.91km~2,有752.34km~2未利用土地转变为水域,占未利用土地转出面积的78.64%。(4)在整个研究期内,景观梯度值在80—100区间的耕地面积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单位格网面积增加量达到0.21—0.25km~2;草地单位格网面积减少量达到0.20—0.25km~2,景观梯度值在80—100区间的草地面积减少量达到882.25km~2;景观梯度值在50—100区间的水域和建设用地均呈增加趋势,两者的单位格网面积最大增加量均为0.20—0.25km~2。其中东营区的建设用地增加格外明显,其它县区的城镇也不断向四周扩大;受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草地在黄河入海口处的增加尤为明显;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量人工水域在研究区北部和东部被开发。2000—2020年耕地景观整体上呈增加趋势,河口区、垦利区耕地变化趋势与整体一致,东营区、利津县耕地变化趋势与整体相反;林地景观呈增长趋势,东营区、利津县、河口区的林地变化趋势与整个研究区变化一致,相对动态度分别为48.18、7.46、1.18,其中东营区西郊的龙居黄河森林旅游区的建设导致林地增加较为明显;草地景观呈减少趋势,各县区草地景观也成减少趋势;水域和建设用地的整体变化趋势均与各县区变化趋势一致,均呈增加趋势;未利用土地变化趋势与大部分县区变化趋势一致,呈减少趋势。(5)2000—2020年黄河水沙变化对黄河河道两岸缓冲区内的景观产生了一定影响,5km缓冲区内的草地与年径流量呈负相关,3km缓冲区内的各类景观与水沙的回归模型均不显著,1km缓冲区内的水域与与年径流量呈正相关,与年输沙量的相关性不显著;水沙季节变化对各缓冲区内景观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缓冲区内基于景观水平的景观指数与水沙变化的相关性不显著;基于斑块类型的景观指数中,5km缓冲区内的草地LPI(最大斑块指数)、COHESION(斑块结合度指数)与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呈显著负相关,林地和水域COHESION与年径流量呈显著正相关,林地COHESION与年输沙量呈显著正相关;1km缓冲区内的草地LSI(形状指数)、水域LPI与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呈显著正相关,水域COHESION、PLAND(斑块所占百分比)与年径流量呈现显著正相关;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面积与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呈显著负相关。
其他文献
随着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实验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到地理实验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通过地理实验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探究式教学作为新课改大力推行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科学探究精神上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尝试将探究式教学法运用到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中,以期能在实验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实验的探究兴趣与创新
学位
2017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强调了地理课程要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纲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思维作为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对于学生能够形成从综合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是当今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以往的单课时教学容易将知识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于是大单元教学应运而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学位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喀喇昆仑山区冰川退缩停滞甚至跃动的“喀喇昆仑异常”现象引起了学者关注。喀喇昆仑—西昆仑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观测资料匮乏,如何科学地解释“喀喇昆仑异常”现象,揭示其背后的气候变化特征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通过模拟区域设置、初始场数据和参数化方案优选等敏感性试验,构建了适应于喀喇昆仑—西
学位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产业系统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核心行为主体,在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拮抗胁迫抑或耦合共生效应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产业系统生态化转型能够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保障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谐统一,从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限制开发区国土面积占山东省总面积的65.23%,其经济发展
学位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土地覆被发生了快速的变化,成为全球土地覆被变化的热点区域。基于遥感的土地覆被数据集为中国土地变化研究提供了基础依据。然而由于传感器类型、解释标志和阈值等差异,数据集之间的可比性较差,不能提供明确的中国土地覆被变化趋势。此外,土地覆被的变化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同方面的影响。但是,研究集中在土地覆被变化对生态环境单一要素的影响效应,缺乏数据源可比的多种生态环境效应对比分析。因此,明确中
学位
微项目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具有学习内容聚焦、实施周期短、便于师生操作等特征,被认为是项目式教学与常态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其与高中地理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理念不谋而合。科学地进行地理微项目教学设计是开展地理微项目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有效保障。因此,研究地理微项目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
学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班是“非遗”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探索。目前,非遗传承班普遍以校本课程或者社团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成为很多学校培养学生训练自身技能、参与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在中职学校强化技能培养的教育氛围中,日渐显现出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现如今,有关非遗传承班进校园的实践研究已成为一种热潮。峨山彝族歌舞是峨山彝族人民的重要文化遗产,其中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
学位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人”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更需要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课程思政正是落实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相融合,对于提升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旅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首先,通过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
学位
新时代教育政策要求关注学科特色,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学生思维,重视教学中学科特点与思想方法的渗透。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作为初中地理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有助于发展学生地理思维与能力,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但目前其教学仍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基于此,围绕初中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教学展开了系统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梳理了初中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知识特点与价值,构建了初中区域自然地理特征认
学位
莒南弦子戏自晚清时期传入莒南以来已有百余年历史,象征着莒南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目前关于莒南弦子戏的研究多集中在历史渊源、曲牌等方面,针对莒南弦子戏的教学实践研究较为薄弱。文章以莒南弦子戏引进校园为研究对象,以音乐教育学为理论指导,采用文献搜集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对莒南县第六中学展开莒南弦子戏的初步教学实践研究。通过调研,笔者较全面地收集了莒南弦子戏现存剧目和曲牌等一手资料,对学校、老师、学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