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民间信仰习俗在墓葬星象图中的反映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象图从新石器时代产生到战国时期二十八宿体系的形成,说明天文学知识在当时已经普及。到了汉代,由于天文学的发展,厚葬之风的盛行以及汉代泛神信仰崇拜等多种原因,墓葬中出现了大量的星象图,星象图已经成为一种反映汉代人思想观念以及信仰习俗的载体。汉代墓葬中通过在众星旁绘制与之对应的人物、动物、器物或鬼神等图像构成一幅或多幅组合的星象图,诸多星宿中备受时人推崇的主要有北斗、南斗、司命、司禄、牵牛、织女、箕星、毕星、危宿、虚宿、鬼宿等。这几组星宿具有代表性,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形象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本文将上述星宿信仰分为四类,并对每一类进行详细分析和考证。与福禄寿夭相关的星象主要有司命、司禄、南斗;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星象主要有箕星与毕星;与爱情传说相关的星象有牵牛与织女;与丧葬习俗相关的星象主要有北斗、危宿、虚宿、鬼宿。汉代人神化这些星宿加以信仰崇拜,祈求长生成仙,解除灾厄疾病,拥有功名利禄,风调雨顺,年丰岁稔,爱情幸福,出师征伐胜利等。在对上述几组星象进行考证的基础上,本文进而对星宿信仰与汉代社会以及人们的信仰习俗进行了探讨。星宿信仰是汉代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演变,促进了民间习俗的形成和发展,民间习俗的发展也推动了星宿信仰的扩大和提升。譬如牵牛、织女星宿崇拜与七夕节相结合,使得七夕节成为我国保存至今的传统习俗之一。星宿信仰已然成为汉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星象,并将星宿神人格化,通过各种祭祀活动祈求星宿神灵的保佑以满足日常生活的心理需求。星宿信仰还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星宿神灵被道教吸收纳入到其神灵体系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其他文献
多维度转角台是各类光学实验以及中子散射实验的重要部件,其可以令样品单晶以空间中一点为圆心进行多个方向的旋转,其独特的优势使得转角台设备在单晶空间姿态调整方面越来越多的被应用。本文首先对中子散射、散裂中子源以及高能非弹谱仪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给出了自动化多维度转角台的应用环境以及研究意义。为了便于多维度转角台的自动化控制研究,本文结合实际应用环境详细调研了目前相似转角台的相关特点以及发展现状。然后
学位
视网膜图像的分析是对眼科疾病研究和诊断的关键过程,视网膜各层形态的变化可以反应眼底的健康状况,是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以及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的重要依据。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目前眼科临床中最有效的成像技术之一,其具备高分辨率、无侵入性的优点。利用OCT系统采集眼底视网膜图像后,通常需要依赖医生进行人工视网膜图像分析,这是十分消耗精力和
学位
工业遗产是近现代社会经济变革、工业企业改制与技术进步的重要历史见证,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科学、艺术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是随着生产技术的革新与社会对于工业产品需求的变化,很多工业企业已经破产、倒闭,不再具有生产功能,而后又伴随着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众多工业遗产消失于城市建设的洪流中。蚌埠市是安徽省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城市,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因津浦铁路的开通成为交通运输要地,近代工业
学位
叶面积指数(LAI)是表征植被生长状况的重要冠层结构参数,多年来一直是陆地植被冠层研究的热点。遥感反演作为区域大尺度监测的重要手段,对全球区域LAI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LAI遥感产品的真实性检验工作相对滞后,极大地制约了遥感数据的应用和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作物、林地、草地三种典型植被类型为例,采用LAI组网监测系统获取的地面实测数据对以LAI为代表的冠层参数遥感反演产品进行验证研究,并开
学位
人口老龄化的国情下,老年观众正逐渐成为博物馆的目标观众,博物馆作为非营利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主动迎接老龄化问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实现博物馆自身的社会价值。研究旨在探讨人口老龄化社会下博物馆空间拓展的路径,以更好地服务于老年观众,服务于老年社会,对博物馆未来工作开展进行思考,提出建议和对策。研究内容包括对博物馆老年观众参观行为和需求研究、老龄社会与博物馆关系研究、博物馆空间拓展路
学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水下目标的各项隐身技术不断提高,再加上越来越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使得各类水声探测采集系统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噪比越来越低且包含强大的海洋背景噪声,而在水下信号受到海洋噪声的严重影响时,水声探测采集系统会出现信噪比阈值过高、检测带宽有限、无法有效检测未知频率信号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海洋环境噪声模型与水下微弱信号数字处理方法。本文首先对海洋环境噪声的来源与特点以及
学位
段家坪子墓地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地理坐标为北纬26°32′~27°25′,东经102°52′~103°26′。是金沙江中下游地区一处重要的青铜时代墓地。本文在段家坪子墓地出土人骨人口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墓地人群的颅面形态和牙齿形态进行分析,以期了解金沙江下游滇东北地区青铜时代居民的颅面形态特征和演变过程。在对段家坪子墓地出土人骨进行性别年龄鉴定的基础上,对段家坪子墓地先民的人口结构分布和居民的
学位
陶窑是人们烧制陶器的地方,是将陶土坯料与火进行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的结构空间,是人们烧陶的重要场所,应属于工业建筑的一种形式。考古发现所见,自新石器时代中期就出现了典型的陶窑遗迹,经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的发展,陶窑形式表现出强烈的区域性特征,至西周以后陶窑结构趋于稳定。本文将长江中游陶窑分为独立结构和复式结构两大类,并根据陶窑标准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等因素将陶窑分为膛室分离类、膛室一体类和共膛分室
学位
中子源周围的环境中逃逸出来的少量中子可能对人体、仪器设备造成损伤,因此对中子辐照环境中的中子辐照强度监测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中子辐照剂量统计尤为重要。为了实现中子辐照剂量的快速、准确检测,提出了两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中子径迹检测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实验探究了常用滤波算法在中子径迹图像上的预处理效果,提出了一套针对中子径迹图像的预处理流程,并针对中子径迹图像的形态特点,提出了基于形态特征的中
学位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模拟信号呈现出高度复杂的变化趋势,要实现对这样的信号进行捕获分析,就需要电子测量仪器具有多样化的波形数据处理技术。此外,在面对一些空间狭小、室外的测试场合,多类仪器的使用会增加测试的复杂度以及测试成本,故测量仪器功能的复用变得尤为重要。因此,为了满足多样化波形数据处理、多功能联合测试的需求,本文基于USB示波分析仪平台,重点对其波形处理与时频测量模块的方案设计与实现展开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