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中,二字组合最具成词的趋势。“A+V”二字组合作为一个词法与句法的接口,但是在词汇系统内部对其关注度还不够高。本文从单音节形容词出发,以《现代汉语词典》中所收录的“A+V”双音复合词为研究对象,对“A+V”双音复合词语义组合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A+V”二字组合语义上的整理与分析,为现代汉语复合词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做了进一步准备。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前人时贤有关的研究综述,本文的研究理论、方法及相关说明。第二章主要对“A单+V单”研究范围及操作原则进行了说明。首先对“A+V”二字组合的选择范围进行界定,以俞士汶《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中的165个单音形容词为切入点,将《现汉》中收录的韵律词“A单+V单”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其次,对“A单+V单”的形式作了说明,并对单音形容词(形素)转类为副词(副素)与单音节动词(动素)组合的词项进行排除。语言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复合词的词义是在词义框架下经由语素义生成的。第三章就是在这一思路下展开对“A+V”双音复合词词义生成方式的剖析。“A单+V单”词义生成的三个层级也存在词义透明的问题,且其词义透明度随着词义生成过程中省略部分的不同,呈现透明度的高低序列。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对“A单+V单”语义组合的分析是本文主要研究对象。要指明的是,语义的组合分析主要是基于前位A单展开的。通过对进入该格式的A单进行聚合平面上语义分类,发现每个次范畴的入位能力不尽相同,其共同特征都具有与后接V单的[+语义相宜性]。另外,对“A单+V单”复合词语义关系的考察侧重在前位A单的语义属性上。通过对前位A单{情状、方式、程度、结果、原因、时间}六种语义属性的分析及统计,得出{情状、方式}是“A+V”双音复合词的强选择性语义组合。并根据认知语法的观点,说明这种语义组合的强选择性与人在描述事件时的心理投射有关。第五章是对“A单+V单”成词情况及动因的考察。通过搜集到的语料,结合双音复合词词化的规律,“A+V”双音复合词是由其同型句法结构组块而成。由于汉语双音化的推动,在句法层面紧邻的A单、V单由于长时间搭配使用,组块为一个单位。并且成词后的“A单+V单”语义上也经过了改造,一些形、动之间的词法关系已经模糊,继而发生了隐喻性引申、转喻性引申,甚至转类为其他词性。第六章是结语部分。对论文探讨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说明论文的研究价值和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希望对现代汉语双音复合词研究和中文信息处理有一定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