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面向对象的复卷机电控系统程序设计与应用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any9538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用纸厂商对纸种和纸张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对复卷机电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设计出既满足系统功能又具有良好可靠性、复用性的控制程序。但是采用传统方法设计出的复卷机电控系统控制程序缺乏标准化、复用化和可读化,影响了操作人员对程序的操作性。而目前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在计算机编程领域已经广泛应用,可以使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维护工程化、标准化、复用化,但是这种编程方法在复卷机控制程序的开发过程中还鲜有应用。因此,本文将探索如何把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应用在复卷机电控系统程序设计中去,以期能够解决复卷机控制程序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的标准化和复用化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复卷机传动控制的工艺要求,采用面向对象的相关理论对复卷机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过程进行分析、建模,并结合S7-300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和工业现场实例项目对复卷机电控系统的程序进行设计和应用研究。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有以下几项内容:(1)系统程序设计的理论分析首先从复卷机电控系统的传动控制工艺出发,通过分析复卷机的运行工艺和控制要求,得出复卷机电控系统的设计基础,包括PLC系统设计和调速装置系统设计。接着陈述了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理论,在面向对象编程方法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讨论采用面向对象方法编程的建模过程,为接下来的建模提供理论依据。最后介绍了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ML),包括统一建模语言的基本概念和使用统一建模语言对事物描述的表示方法。(2)复卷机电控系统的需求模型、基本模型及辅助模型的建立从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和UML的规范出发,首先,在分析控制系统的系统边界、参与者和整个系统用况的基础上,建立了复卷机控制系统程序设计的需求模型。其次,在需求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控制系统中对象的定义和对象间关系的确认,得出复卷机电控系统的基本模型—类图。最后,出于对控制系统内部关系详尽描述的考虑,建立了控制系统的辅助模型。(3)程序设计及应用测试以S7-300PLC作为载体,根据运用面向对象编程方法和统一建模语言建立起来的复卷机传动控制系统程序的需求模型、基本模型和辅助模型,设计出了基于S7-300PLC的程序框架,并对程序作出了详细的叙述,增加了程序的可读性,同时又结合项目调试,对程序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通过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构建程序的架构,使得复卷机电控系统程序的设计流程规范化、通俗化、易懂化,有利于缩短程序设计的周期,方便程序的二次利用和复卷机电控系统的升级和改造。通过对复卷机电控系统程序调试方法进行分析,提高操作人员在现场的调试效率,同时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溶液法合成溴化丁基橡胶(BIIR)。研究了BIIR合成的溴化工艺过程中的溴化工艺条件(溴化反应温度、溴化反应时间、液溴含量及添加剂等)对BIIR凝胶含量的影响,并使用数
目的探讨跌倒风险评估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68例65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应用跌倒风险评估、分析相关因素,实施护理干预,与未实施护理干预的460例
<正>开发教材需要教师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理解和钻研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构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大幅
蒲松龄既批判科举制度,又热中科举考试,而后者往往被人们忽略。蒲松龄对科举制度所持的双重态度。给予《聊斋志异》深刻的影响。
<正>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也是青主先生(原名廖尚果,笔名黎青、黎青主、青主)的代表作之一。此曲的钢琴伴奏朴实无华却意义深邃,谱面看似
常德卷烟厂作为湖南中烟芙蓉王品牌的原产地,承载着生产该公司最为重要的品牌生产。从94年创立卷烟品牌以来,常德卷烟厂各级质量检验和操作人员队伍以高度责任心,层层防御把
杨水碾水库经过多年的运行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大坝产生渗流和稳定隐患。针对大坝的主要问题,制定两套大坝整治方案,通过比选确定采用上游削坡放缓,下游石渣培厚、增高排水棱体
以"哈203"番茄品种,五代合剂(五氯硝基苯与代森锌按1:1混合)、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苗菌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为试验材料。研究种子消毒和床土消毒
环氧树脂(Epoxy Resin,EP)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粘合、电绝缘和化学稳定等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等领域。然而EP的极限氧指数和垂直燃烧等级低、燃烧过程烟密度大等缺陷
分析信号处理对红外搜索系统作用距离的影响,修正传统的作用距离方程,给出一种作用距离的计算方法,并引入一个用于评价系统总体性能的综合性能因子,为系统设计和性能评估提供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