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分化与农地流转——基于意愿与行为差异的比较分析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12345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备受关注,农地流转被视为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并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同时,主流观点认为农地流转依赖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程度决定着农地流转市场的供给空间。然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率高达60%左右,远高于35%的农地流转率。可见,我国农地流转的客观现实表明“人动”并不必然带来“地动”。对此,现有研究主要试图从农户的资源禀赋及其行为特征、农地的产权状态、土地的保障功能以及地区发展水平等角度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少有文献关注到作为流转主体的农民的代际分化对农地流转产生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农民群体的确出现了明显的代际分化,不同代际农民有其各自的代群特征和行为逻辑。为此,本文从农民这一微观主体出发,构建土地功能评价差异、农地产权偏好差异与农地流转的逻辑框架,试图阐释农民代际分化作用于农地流转的内在机理,并进一步探索其农地流转意愿与行为事实之间的差异。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对全国9省区农户的抽样问卷数据,运用stata/SE 13.0软件整理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统计、数理推导和Logistic模型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农民代际分化与农地流转意愿及行为的关系模型。
  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农民群体的代际分化主要表达为情感分化、职业分化和收入分化这三大分化。相对于老一代农民而言,新生代农民的农地禀赋效应较弱、非农就业程度较高、收入水平较高。(2)农民三大分化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禀赋效应越弱、非农就业程度越高、收入水平越高,则其农地转出意愿越强。(3)代际分化使农民对细分的农地产权结构产生不同偏好。老一代农民更偏好于农地控制权,新生代农民更偏好于农地收益权(4)农地控制权偏好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农地转出意愿;农地收益权中的保障性收益权和流转性收益权则会强化农民的农地转出意愿,而生产性收益权无显著影响。(5)农民代际分化对农地流转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转出意愿上,也显著促成了农地流转行为事实的发生。
  可见,当前我国农地流转率远低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率是一个阶段性特征。要促进农地流转,实现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一方面应该根据新老两代农民的代际差异,优化农地流转政策与市场环境,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不断弱化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同时赋予农民更多的农地产权;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与教育的投入,弱化农民的农地控制权偏好,提高农地流转意愿。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扶正抑瘤颗粒(FYK)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和S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对肿瘤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对野生型p53基因和caspase-3的mRNA表达的影响.结论:FYK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和S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与调控肿瘤细胞周期,阻滞肿瘤细胞于G/G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野生型p53基因和Caspase-3基因表达有关.
学位
为了进一步寻找高效低毒广谱的抗真菌药物,根据国内外近年来对三氮唑醇类抗真菌化合物的作用机理和特点的研究结果,我们进行了创新设计与合成的探讨.该实验运用CADD技术首先确定三氮唑醇类抗真菌化合物的药效基团和药效构象,运用CoMFA方法对分属于两大系列的共39个化合物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化合物系列用同一种叠合规则所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同一系列用不同叠合规则对模型预测能力的影
该文以UK为先导物,结合一些钾通道阻滞剂的结构特征,设计并合成了系列甲磺酰胺类化合物.共有30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导,其中目的物12个,其结构均经红外,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得到确证.初步药理试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全部对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大鼠有效.联合应用MM分子力学和CNDO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目的物的有关结构参数并进行了构效关系分析.
该文以国内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作具体分析与探讨.通过对国内资产重组的环境和内在条件的研究,以及资产重组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及效率体现,提出了上市公司重组的动机和存在的问题.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从农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我国多功能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有利于推动农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是应对农业经济新常态的现实选择。集安市隶属于吉林省通化市,是我国比较典型的以农业和旅游业为经济增长点的一座小城。在集安市的经济体系中,人参产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人参产业融合对集安市人
学位
新疆马产业发展越来越受重视,被各界寄予越来越多的期望,目前正处在转型发展初期,本文主要利用产业经济学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马产业转型发展问题具有比较强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产业发展理论、产业转型理论的梳理,结合国内外对农业产业转型和马产业发展的研究,提出马产业转型发展的内涵应是在传统马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产业新型组织,通过产业布局的重构,逐步地实现产业的转型,即马产业结构中第一次马产业占主
学位
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持续降低,农村空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新疆处于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三农”问题尤为突出。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经营的主导力量,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对推进新疆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小农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界定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及类型,确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基础,阐述了我国和新疆新型职业农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要提供更多生态产品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活环境的需要。林业承担着多种战略任务,其可持续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以构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城市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主要目的。第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林业和社会林业的相关概念及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城市社会林
新疆农业生产能力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长期对耕地进行高强度的开发利用,导致耕地土壤肥力下降,加强耕地质量建设迫在眉睫。一方面,新疆耕地土壤肥力和农田生态环境整体较低,新疆各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另一方面,新疆积极优化三项补贴政策,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改革,但是在补贴作物选择、资金发放、制度建设、管理规范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新疆农户耕地质量保护参与行为调查和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优化两方面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