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质谱技术筛选RIP3激酶下游底物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ex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IP3作为受体相互作用蛋白家族(Receptor interacting-protein RIPs)重要的一员,是具有特异的丝氨酸(Serine)/苏氨酸(Threonine)激酶活性的蛋白。研究表明,RIP3是TNF诱导的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相互转换的分子开关,RIP3是TNF诱导多种细胞(如L929细胞、N细胞、MEF细胞)的坏死所必需的。因此,RIP3在诱导细胞死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RIP3在调控细胞坏死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作为一个磷酸激酶,对其下游调控的底物却知之甚少。哪些蛋白会被RIP3及其下游激酶磷酸化,在介导细胞死亡过程中RIP3与哪些蛋白相互作用,RIP3介导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等科学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本论文试图使用定量磷酸化组的方法去寻找RIP3激酶的底物,在研究中,本论文以来源于RIP3野生型小鼠和RIP3敲除小鼠的原代腹腔巨噬细胞和永生化的小鼠胚胎纤维原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用TNF和LPS刺激细胞,然后比较RIP3野生型成纤维细胞和RIP3敲除型成纤维细胞及野生型巨噬细胞和RIP3敲除型巨噬细胞的磷酸化蛋白组的差异。文章利用一系列技术,如SILAC(稳定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细胞培养)及其spike-in SILAC技术、FASP(超滤管辅助样品制备)、IMAC(金属离子偶联亲和层析)、HILIC(亲水相互作用亲和层析)以及纳升液相串联质谱,深入地分析了RIP3野生型细胞和RIP3敲除型细胞之间磷酸化蛋白组的不同,而且本论文证实这种方法确实可行,所得数据也具有可信性。本研究鉴定到巨噬细胞中4306个蛋白的14057个磷酸化肽段和MEF细胞中1785个蛋白的4732个磷酸化肽段,其中在巨噬细胞和MEF细胞中总共筛选到14081个磷酸化位点。这些磷酸化位点中有6131个已知的磷酸化位点,而其中另外7950个磷酸化位点到目前为止还未被发现。同时研究中又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了RIP3激酶及其下游激酶可能的底物识别基序,其中pSXP motif很可能是RIP3特异识别的基序。本论文的研究工作筛选到了一系列RIP3激酶的潜在底物,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知识生产经历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景观。"模式2知识"最为引人注目。"模式2知识"给我们提出了两个基本问题:谁是知识生产的最佳承担者?在知识生产过
会议
  当前高校行政管理岗位设置存在着不尽合理之处。本文从岗位设置的工作规程、岗位类别界定、任职人员归口管理及行政人员专业化发展要求等角度出发,分析进一步规范岗位设置
目的;探讨氯通道在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为研究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凋亡机制和靶点药物开发提供实验参考。   方法:采用培养处于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正
  深化新建本科院校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中存在的行政权力泛化、科层体制束缚、组织建制滞后、简单模仿照搬等问题,围绕加
  竞争上岗是一种集民主性、公正性、竞争性与择优性于一体的较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同时,也存在易以票取人、耗时、竞争度难以把握等不足和缺陷。原则与灵活有机统一,考核与竞
会议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是确立学术本位,推进"教授治学"。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在学院层面上探索建立教授委员会的基础上,在学校层面上建立了若干个专门委员会,形成"分层、分
  剑桥大学通过大学章程对学术组织进行了系统化建构,即以规范职责职能为路径,形成分层分类的学术组织框架体系;以申报审批程序的严格执行为载体,形成"相对分离"的学术权力运行
  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实行"刊本位"的量化论文评价制度,其缺陷及其被恶用使学术评价的本来目的受到扭曲和异化,已经成为"学术大跃进"乃至学术腐败的重要诱因。高校论文评
  高校内部管理创新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从强化管理观念向改善治理观念转变,管理结构向有利于整合学术资源方向演变,大学章程建设有序推进持续发展,更加重视运用科技创新来完善管
  我国民国高等教育创造的奇迹,得益于一批具有远见卓识、锐意进取的大学校长。他们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倡导教育独立,提倡学术自由,提出大师论,加强通识教育,重视教学资源。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