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重要一步。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多标准决策法(MCDM)是一种灵活、有效的方法。通过分析灵敏性来验证和校准多标准决策法,能加深对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的理解并有助于作出有理有据的规划决策。本文对土地适宜性选取的评价因子进行灵敏性分析,从而得到空间的配置信息,以此来填补历来空间维度观察的缺失。灵敏性分析的对象包括两个度量值,一个传统的度量值(即绝对的平均变化率,MACR)和一个新的空间直观度量值(地球移动的距离,EMD)。本文假设权重是不确定性的唯一来源,在此前提下,对MACR和EMD中不同的敏感参数进行灵敏性分析,从而得出影响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的空间变化信息。本文通过对评估作物和相关评价因子的选取以及权重的计算,利用加权线性和法对乡宁县的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本文选择乡宁县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作为评估作物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根据相关资料,本文选取小麦适宜性评价的诸多评价因子里的七个评价因子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这七个评价因子分别是土壤质地,土壤深度,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海拔高度,地形坡度以及地下水深度。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七个评价因子进行权重计算。基于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系统,按乡宁县的七个评价因子将适宜类别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通过七个评价因子的得分和权重计算得出,乡宁县的小麦高度适宜种植范围在本区的东北部和南部,小麦种植的不适宜区域位于本区的北部和西南部,其主要限制因素是山地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较低和土壤缺水。根据MACR和EMD对土地适宜性的评价因子进行灵敏性分析,MACR的分析得出评价因子的综合数值排名为:土壤深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海拔高度〉地下水深度〉地形坡度〉土壤pH值。lffD的分析得出评价因子的综合值排名为:土壤有机质〉海拔高度〉土壤质地〉土壤深度>地下水深度〉地形坡度〉土壤pH值。根据MACR和EMD得出的评价因子综合值排名的不同,是因为权重的变化是相对的和局部灵敏的。根据MACR和EMD对乡宁县的土地空间灵敏性进行分析,可以证实多标准决策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是适用的。根据本文的研究,通过对MACR的分析得出的是数值方面的变化信息,而通过对EMD的分析得出的是的空间方面的变化信息。结果表明:通过分析MACR得出小麦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总体数值是比较稳定的。但根据EMD得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空间可视化表明,局部地区的权重变化却是相对灵敏的。权重的变化引起了MACR和EMD的变化,由此推断出乡宁县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两个最敏感的评价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深度。这两个评价因子反映了土地适宜性灵敏度的不同信息。综上所述,EMD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的空间变异性,在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时,加强对EMD的分析有利于乡宁县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