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传播视角下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objzobjz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在传媒领域的快速应用推动了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全媒体的不断发展更加紧密了人类信息共同体、人类生活共同体。但与此同时,全媒体的发展也导致了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给新闻舆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总体态势虽然积极向好,但是依然面临着一些重大风险,尤其是全媒体时代意识形态管理工作面临着重大风险。当前,全媒体传播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风险管理机制总体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那么,改变这一现状便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正确分析全媒体发展给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防范与化解重大风险的前提条件。论文通过厘定全媒体传播与意识形态核心概念,阐述相关基本理论形成分析框架,讨论了全媒体发展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有利条件,阐明了全媒体传播环境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重大风险,并分析了造成来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的主要原因。本文试图着眼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将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划分为来自国际社会的风险与国内社会的风险,指出当前我们面临着西方势力长期挤压着我国信息发展空间、西方媒体长期主导着国际舆论格局以及借助媒体工具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国际风险,面临着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本不断增加、不同思想观点的交锋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被动性增强的国内风险。提出防范与化解全媒体时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的有效路径是此项研究的重要目标。本研究认为意识形态工作应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断提升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的制度设计;在创新表达方式方面,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资源,吸收与借鉴优秀的网络文化成果,积极促进网络意识形态话语转化;在推动媒体融合方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和规律,打造新型传播平台与主流媒体,建设高素质的全媒体人才队伍,积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在健全防范机制方面,增强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识别能力,健全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评估标准,建立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预警机制,提升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控制能力。由此,以主流意识形态所形成的领导力、吸引力、传播力、抵御力四大合力防范与化解全媒体传播带来的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
其他文献
针对现有Web应用访问控制的不足,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代理的Web应用安全管控方法。首先,根据用户访问控制的需求,以页面为单位划分Web应用的业务功能,构建角色-功能的访问控制模型,实现用户对Web应用功能的细粒度访问控制;其次,对Web应用安全管控系统的整体架构及各功能模块进行设计,通过代理的方式在Web应用前端部署管控系统,控制用户对Web应用系统的所有访问行为,阻止未授
结构化学课程由于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以及不重视,相对其它基础化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文章从运用计算软件得到的微观体系电子结构方面入手,在理论和实验的结合下,增强实
语文这门学科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需要学生勤学动脑。怎样学好语文是摆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上好一堂语文课和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
新世纪内蒙古蒙古族作家在独特地域和民族文化影响下,创作出拥有丰富内涵的动物形象,这些动物形象的成功塑造背后是作家们对于动物生存权利、忠诚勇猛精神和现代人性等问题的思索。而任何有意义的思考都离不开艺术形象的真实,因此,作家们在小说艺术手法的选择时,尽量采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和景物描写等较为客观的描写手法,摆脱了以往文学动物形象拟人化的弊端。经过新世纪内蒙古蒙古族作家在动物形象塑造方面不懈的努力,使得
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传统的工程档案管理模式正面临着技术变革。而工程建设具备时间跨度大、项目文件数量多等基本特征,通过信息技术的利用对工程档案数据采集、文件整理、档
伴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L3等级以下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被允许在公共交通道路上行驶,而无人驾驶汽车也在不断的测试与开发过程中。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自动驾驶汽
二级学院教学督导制度是目前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制度,建立健金二级学院教学督导运行机制是督导工作有效开展的必要保障。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必须做到有章可循、
设置防护距离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定义、设置前提、计算方法等角度对比分析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采用的各种防护距离依据。针对环境管理中落实防护距离出现的
材料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这给《材料科学导论》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实践不断地带来了新的挑战。根据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办学特色,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阐述了对材
负载型钯纳米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光电及力学特性,常应用于有机合成、石油化工及污染物降解等领域。选择合适的载体、还原剂及制备方法,能够可控设计纳米催化剂的形貌、结构、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