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切向超滤技术分离海洋胶体,探讨了赤潮爆发海区海水中胶体物质对有害赤潮藻生长的影响;利用实验室模拟培养实验研究了微藻培养液中胶体物质的性质及微藻生长的相互影响:并通过两种微藻的培养,对海洋中荧光物质的来源及产生机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主要结果如下: 1.在胶州湾柔弱几内亚藻(Rhizosolenia delicatula)赤潮暴发海区采集表层海水,利用切向超滤技术分离海洋胶体,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进行室内培养。实验结果表明:柔弱几内亚藻赤潮爆发水体中的胶体物质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起促进作用,而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起抑制作用,且随着胶体含量的增加作用均加强。应用非线性拟合技术研究表明,赤潮异弯藻和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曲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由模型得到的两种微藻的最大生长速率和最大生物量进一步说明了柔弱几内亚藻大量增殖期间可能会产生他感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促进赤潮异弯藻的生长,但会抑制中肋骨条藻的生长。 2.通过赤潮异弯藻和中肋骨条藻的大体积培养,然后对其培养液进行胶体物质的分级,对不同粒级的胶体浓缩液和超滤液进行了荧光光谱分析,有机碳及碳水化合物的测定,然后在各粒级溶液中对对方藻进行实验室培养,研究微藻培养液中胶体物质的性质及微藻生长的相互影响。 (1)赤潮异弯藻和中肋骨条藻在生长过程中均产生了大量的胶体有机碳,赤潮异弯藻培养液中胶体有机碳占总溶解有机碳的19.5%;中肋骨条藻培养液中胶体有机碳占总溶解有机碳的12.64%。 (2)赤潮异弯藻和中肋骨条藻培养液的荧光光谱中均有类蛋白和类腐殖质荧光峰出现。通过超滤前后荧光光谱图的对比,赤潮异弯藻和中肋骨条藻培养液中类蛋白质荧光物质有一部分是以胶体形式存在,类腐殖荧光物质主要以<1kDa的小分子形式存在。 (3)赤潮异弯藻培养液中1kDa-0.7μm胶体态碳水化合物占到总溶解态碳水化合物的31.8%。中肋骨条藻培养液中1kDa-0.7μm胶体态碳水化合物占总溶解态碳水化合物的8.09%,其大部分是以分子量<1kDa的真溶解态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