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北川县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建立了北川县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模型对北川县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综合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本文根据北川县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初步构建了一套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共包括18个具体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的定量筛选和定性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本文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大类10个指标,从生态系统活力、组织结构以及抵抗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2)在三个要素层中,对北川县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影响最大的是森林生态系统组织结构,其权重为0.73;在森林生态系统组织结构的一级指标中,影响最大的是环境因子,其权重为0.43,而且三个环境因子中影响最大的是海拔,其权重为0.38,表明在北川县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海拔是影响最大的因子;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总体健康状况随海拔的上升而下降,但是在海拔为1500-1800m的总体健康状况优于海拔为1400-1500m的健康状况,主要原因可能是在海拔为1400-1500m的森林人为干扰较大的缘故。(3)北川县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活力总体健康状况为健康,其评价结果为2.20,但呈现出从健康状态向亚健康状态发展的态势;该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总体健康状况为亚健康,其评价结果为2.88;该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的总体健康状况为健康状态,其评价结果为2.11,但呈现出从健康状态向亚健康状态发展的态势。综合要素层的评价结果,北川县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总体健康状况为亚健康,其评价结果为2.77。(4)对五个群落类型的健康状况分析,分布在海拔1450-1800m范围内的野核桃-五倍子+领春木-茅草群落是研究区最为健康的群落类型,为健康状态,主要原因可能是保护区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布明显的特征,海拔1450-1800m范围内的植被类型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其森林群落组织结构较好;其余4个群落类型都为亚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