μSR谱仪前端电子学原型设计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光学显微镜发明以来,为了探测物质的微观结构,科学家们研究出了很多更加先进的技术,比如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中子散射等。与电子和中子一样,μ子也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粒子之一。利用μ子自旋发展而来的μ子自旋旋转、驰豫和共振技术(Muon Spin Rotation,Relaxation and Resonance,简称μSR技术)在原子尺度检测材料结构特别是其微观磁性质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目前,μSR技术在凝聚态物理与化学方向应用广泛。在近年来重新回热的高温超导研究中更是需要μSR技术作为其结构分析和测量的手段。2015年,中科院高能所计划在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上建设一台实验型μ子源,并依托于该高强度μ子束开展基于μSR技术的研究。该项目计划研制一套128路正电子位置分辨的μSR谱仪样机,包括探测器、电子学和数据获取系统、样品室磁场。本文主要完成其中电子学部分的模拟前端电路原型的设计。为了提高集成度和定时精度,我们采用了无延迟线恒比定时电路在单宽NIM插件上实现了 8路恒比定时甄别器。定时信号使用LVDS输出,电平转换电路将差分ECL电平转换为LVDS电平。整个前端电子学原型采用一块Cyclone系列FPGA作为主控,控制DAC、模拟开关等器件的工作及与TDC板的通信。实现了单独调整每路CFD的预甄别阈值、时间游动的微调、系统的自检和标定等多种功能。对前端电子学原型板的测试结果表明每通道幅度时间游动小于255ps,连接探测器测得定时误差仅为55ps。相比于后端TDC的近600ps的时间测量误差,前端电子学原型定时误差可以忽略不计。近年来,由于探测效率高、尺寸小、受磁场影响小、成本低等优点,新型SiPM探测器在核探测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前端电子学原型设计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还进一步了解了 SiPM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并对其读出电子学的设计进行了前期调研。本文首先介绍项目的背景、μSR谱仪的原理、谱仪样机的整体设计、定时方法等。重点介绍了 μSR谱仪前端电子学原型的设计及重要指标的测试。对于μSR谱仪闪烁体加PMT的探测器方案,前端电子学原型板已实现了设计目标;对于新的基于闪烁体加SiPM的方案,本论文完成了很多有益的前期探索。本论文完成的工作主要有:(1)完成了 μSR谱仪前端电子学原型的设计,原型板具有集成度高且定时误差小的优点。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无延迟线恒比定时方法设计的前端电子学定时误差约为55ps,原型设计已达到μSR谱仪系统的指标要求。(2)对SiPM探测器的原理、特性以及读出电子学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为今后利用SiPM探测器实现更多通道数的正电子探测阵列做好了前期准备,完成了电子学方案初步设计、关键器件选型等工作。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焦虑样行为中海马NMDA受体的表达及可能作用。  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大鼠通过右侧坐骨神经部分结扎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
学位
学位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整体的资产管理效能好坏.为提升资产质量,保证企业的持续良性发展,必须提高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切实做好应
目的:利用大脑中动脉缺血预处理模型,观察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对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在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
风险管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本文从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常见问题分析入手,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缺
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疾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减少以及路易包涵小体的形成两个病理特征,微量元素被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微电子技术在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起了很大作用。而半导体器件性能的提高直接影响了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半导体器件在以高效率、小型化等为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高效地组织、协调、整合企业资源,控制企业运营成本,有效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
财务管理的重要实践领域是成本管理,也体现了会计人实践“算为管用、管算结合”的宗旨.会计人应当更紧密地站到业务第一线,融合到业务中去,努力践行业财融合的理念,在当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