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法中“劳动者”的内涵与外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guo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者”是近代以来受到法律特殊照顾的一类群体,界定其主体身份具有重大的法律意义。“劳动者”一词出现在了我国宪法、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条文内,但各部门法之间确立的“劳动者”概念却相去甚远。法律条文对“劳动者”概念界定的缺失,为司法实践适用劳动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界定“劳动者”的概念一方面要确定其内涵,另一方面需要选择其外延。通过对各国立法模式的比较,笔者发现多数国家倾向于详尽地规定“劳动者”的外延,而回避探讨“劳动者”的内涵问题。我国法律采用消极主义立法例规定了“劳动者”的外延,但这种规定具有不确定性,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决定“劳动者”外延的核心因素——从属性在我国法律中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界定“劳动者”内涵与外延更深层次的任务是对劳动关系中“从属性”的的界定。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的控制理论和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大陆法系的从属理论实则是“从属性”问题这枚硬币的正反面,虽然观察角度不同,但都揭示了相同的内容和本质。同时,各国司法实践表明“从属性”并非一成不变的认定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属性”的单一标准已经演变成了包括人身从属性、经济从属性、组织从属性等在内的复合体系。  通过对“从属性”的解读,提出确定“劳动者”内涵与外延的建议,为司法实践中劳动者身份认定疑难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其他文献
人格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人格权从保护身份等级制度到保护人之为人的观念变化,而这种变化,是与私法中“人”的概念分不开的。从罗马法中
奥龙1S具有早熟,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稻瘟病,不育性稳定彻底,不育起点温度低,一般配合力强,可繁性好,异交结实高等优势性状,2006年11月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号为闽科
CNC系统轮廓控制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减小数控加工的轮廓误差。根据切线轮廓误差坐标理论,分析了数控加工中切线轮廓误差形成机理,提出了优化切线轮廓误差估算方法,推导了自由
关于GAAR,加拿大有颇为完善的立法,并且在司法上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审判原则。在Copthorne案中,加拿大第一次对滥用合并方式的案件启动了一般反避税调查,这对我国“一般反避税规则
随着畜禽养殖业发展的不断加快,对饲料产品的质量自然也就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和挑战。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切实做好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刻不容缓。为此,文章以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历了国家有关教育管理、投资、招生、就业等多方面改革的冲击。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给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
近年来我国在现实生活中频繁发生的硫酸泼熊、活熊取胆、活猪牛注水及虐猫虐狗事件等虐待动物现象,使人们清醒的意识到仅靠人们道德意识约束、民间爱护动物团体的力量和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