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的文学价值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e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铁论》作为中国公元一世纪的作品,详实记录了西汉昭帝时文学贤良与御史大夫在盐铁会议上的论辩,保留了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大量史料,为后世多学科综合研究西汉中叶社会政治情况提供了客观真实的依据。本文从文学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盐铁论》所具有的文学特色,全面深入地阐明其文学价值。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括梳理《盐铁论》历代研究成果,指出其文学价值有待进一步系统详尽的阐发。  第二部分概述《盐铁论》的成书背景,作者。其中成书背景侧重介绍《盐铁论》中论辩的各项经济政策的历史形成过程。  第三部分概述《盐铁论》的主要内容。由于本书内容错综复杂,因此在概述时,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梳理。纵向分为两条治国思路,即文学贤良治国理念和御史大夫治国方略;横向分为四个方面,即文学贤良与御史大夫围绕“崇本”还是“重末”、“废边和亲”还是“戍边击胡”、“礼治”还是“法治”、“崇儒复古”还是“尊法合世”展开的争论。  第四部分从四个方面详细论述《盐铁论》的文学特色。第一,灵活多样的辩难艺术,总结了书中论辩双方普遍采用的八种辩论方法,即引证法、举例法、譬喻法、对比法、针锋相对法、另起炉灶法、偷天换日法、顺水推舟法等;第二,纵横交织的复合结构,揭示书中存在的纵横两轴,其中纵轴为贯通全文的整个论辩过程,横轴指作者人为添加的六十篇;第三,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重点论析文学贤良尊奉儒教、不畏权势、独立见解的学者形象和御史大夫“合时变”、“尚权利”的政客形象;第四,浑朴典雅的语言特色。  第五部分简述《盐铁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盐铁论》一经产生,就以其丰富的内容,复杂的结构,全新的文学样式成为西汉散文的代表作,对后世文学、史学等多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虞集是元代最重要的诗文作家。他的一生,目睹了南宋王朝的覆灭,又几乎与有元一代相始终,其阅历之丰、交游之广、著述之多,在元代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但人们对虞集的了解和研究
李东阳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在明代文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李东阳的文学作品中有乐府诗107首,是李东阳诗歌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乐府诗歌无
学位
在中国北方民族传统文化中,萨满文化占有重要一席。它就像水一样,渗透于这些民族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萨满文化不但为我们了解、把握北方民族传统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提供了
山西特殊的地域特点及其在政治、军事、经济和交通上的重要战略地位,为山西绚烂多彩的文学造就了土壤。“蒲州—太原”道是唐代关中通往北蕃及河北诸镇的重要交通要道,一方面
两种异质文化相遇时,从文化摩擦到文化认同,再到文化融合,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不同文化圈、异质文化之间,有其相容性和不相容性两种性质存在。一般来说不同文化圈之间对于科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訏曾一度与无名氏一起被称作“后期浪漫派”。作为与张爱玲同时代的作家,徐訏也逐渐被学界广泛关注和研究,但论者多集中在对徐訏小说通俗性的文本分析上而
对于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学习强度上还是在所学课程内容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度与挑战,其中数学是高中学生众多学习科目中最具难度与探究意义的一门学科,多数高
Internet作为一个具有深远影响力和不断发展的信息咨询网,如何提供实时多媒体通信服务已成为世界各国通信界竞相研究的重点。RSVP(资源预留协议)研究的主要目的正是将综合业务引入Internet网络,因而一经提出便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简要描述了RSVP协议与多媒体通信的关系及其在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