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有着极为丰富的关于人的存在的思想,这些思想都零星地散落在他的不同论著中,需要研究者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如果我们认真追究马克思人的存在论,就会遇到一系列重大的、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理论问题。这些被引发出来的富有启发性的、待学术界加以澄清的问题,最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人的存在论的研究价值。本文分别从六个方面对马克思人的存在论进行系统的研究。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对人及人的存在的界定。马克思主要从“现实的人”的角度出发来考察人的存在,“现实的人”有着丰富的内涵。在这一部分还提出了本文的一个核心观点即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生活。确定了关于人的存在的科学内涵,为打开人的存在之谜宫提供了一把合适的钥匙。第二章探讨人的存在(生活)的内容。首先比较了生活与生存的区别。接着指出人的生活实际上就是人的生产活动,然后再分别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生产资料的再生产、人口的生产、生产关系的生产、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这五个方面来介绍生活的内容。第三章写人的存在的条件。人的存在所依赖的条件包括:劳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劳动是人的存在的一个人重要条件。物质生活条件是人的存在的最基本的条件,精神条件是人的存在的根本条件。第四章讲人的存在的方式。首先分析了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流派对人的存在方式的不同看法。接着讲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具有优越性,它把人的存在界定为实践的存在,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实践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第五章主要写人的存在的多重属性。人是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历史性(包含着能动性)相结合的矛盾的综合体。人的存在的各个属性既对立又统一,彼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了人性的完整结构。最后一章研究的是人的存在状态。根据马克思的论述,我们可以把人的存在状态区分为二大类:人的现实存在即异化受动的存在和人的理想的存在即本真的存在。异化受动的存在形态主要是现代工业文明条件下的一种基本的存在形态。本真的存在是人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