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调动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强化导师的责任,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实践,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2006年以来,部分高校陆续进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试点工作。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在研究生收费、研究生培养成本分担等改革中逐渐明晰而被提出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既是社会发展对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人们对研究生培养本质认识不断深化的反映。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试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存在认识偏差、参与改革的相关主体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改革措施不够完善、与之相关的理论探讨不足等方面。本文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当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还处在初级阶段有关。同时随着改革的推进,正在施行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措施也遇到了始所未料的挑战,奖助学金改革、导师负责制改革措施在推行中的困难日益凸显。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突现,新教育政策的发布等也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带来了出人意料的挑战。无论研究生培养机制如何改革,其本质是人才培养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调整,是希望通过改革理顺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培养单位与学科等各方面的关系,使其各负其责又相互合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在目前情况下,可以从舆论导向、经费投入、思路拓展、政策与规章制度的完善等方面促进改革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