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辅助电子束蒸发沉积AIN薄膜及等离子体密度诊断与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9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lN于19世纪60年代被人们发现,可作为电子薄膜材料,并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制备AlN薄膜主要方法是有化学气相沉积法,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法和磁控反应溅射法,外延生长AlN材料。上述方法均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AlN薄膜的生长要在高温下进行,容易导致膜层断裂,其结果是造成晶格结构缺陷的产生。 实验室利用传统的高真空蒸镀技术,结合产生高密度的等离子体源的ICP和电子束磁偏转技术,在室温条件下制备了AlN薄膜。 本文首先介绍了实验中所用到的离子束辅助电子枪蒸发沉积镀膜装置及原理。再对等离子体的密度诊断和行为特性进行了探讨,首先对等离子体密度参数计算绘图应用程序进行了开发与设计。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在计算机上模拟了氩气射频感应偶合辉光放电过程中离子的扩散和迁移过程。在实验中对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实验与模拟符合得比较好。接着对反应室内的等离子体密度进行了测试及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通过Langmuir单探针测量出了等离子体装置反应室内沿轴向的等离子体密度的变化,得到了反应室内等离子体的空间密度分布,靠近离子源源口中心位置的等离子密度高,远离中心位置的等离子体密度相应偏低,靠近离子源位置的里孔变化十分剧烈,而中孔、外孔离子密度变化缓和,因此这个区域适合于沉积高质量的薄膜,又讨论了偏压对等离子体密度的影响,加偏压的等离子体密度要比不加偏压的等离子体密度大上许多倍。 用X射线衍射和原子力显微镜对AlN薄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FM分析AlN薄膜的显微形貌可知,长时间,高温下制备的AlN薄膜粒径可达到250纳米左右,薄膜颗粒较为均匀,高度起伏很小,具有较好的表面平整度。退火处理有利于AlN薄膜晶态的形成,并且电子流束电流的大小对AlN薄膜的沉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电子束流大小达到在450mA时候能够形成比较完整的晶态。AlN薄膜在300℃温度氮气气氛下进行恒温退火3小时后测得的XRD在33.2°处出现了衍射峰,说明我们制备了具有(100)面择优取向的AlN薄膜。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高效的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技术。与其他调制技术相比,GMSK调制具有较高的带宽和功率利用率,这对通信频谱资源日益紧缺的今
机会网络(Opportunistic Networks)是一种不需要源节点与目的节点存在完整路径,而是利用节点移动带来的相遇机会实现节点间网络通信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以“储存—携带—转发”的
光子晶体是具有光子带隙的新型光学材料。由于其崭新的性能,所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信息时代的关键材料。根据介质的周期性的空间取向,把光子晶体分为一维、二
为加速相变存储器(PCRAM)的工业化进程中,开展了高速相变材料、低压低功耗新器件结构以及芯片工艺集成技术的研究,并对器件进行了失效分析,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   (1)研究了新
学位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通过多个子载波来并行传输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因为OFDM的子载波的频谱是相互重叠的,跟频分复用系统(FDM)相比,它的频谱效率更高,而且还能更好地减小符号
学位
本文首先叙述了频率合成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利用DDS技术设计频率综合器和射频倍频器的总体方案。然后文章分模块详细叙述了频率综合
面对人口快速增长,木材需求量迅速增加,而全球天然林资源大幅度减少,以及森林资源总量急剧下降的严峻现实,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外来速生树种,以缓解木材和林产品的供需矛盾,保
进入21世纪以来,红外探测得到飞速发展,与新探测技术相应的红外焦平面技术称为第三代碲镉汞红外焦平面技术,其主要技术特征包括:超大规模、多色、多维和智能化探测技术。   本
以广东南澳岛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和地面调查的基础上,对南澳岛的典型植被进行了群落结构、植物多样性及土壤肥力研究,另选择了典型退化草坡、人工林及次生林样地开展了种子播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