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粮复合区土地生态安全研究——以河南省永城市为例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ing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劳动的主要对象,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之一,土地生态系统的安全维系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环境的恶化和自然灾害以及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均会造成土地生态系统的失调,使土地生态服务功能遭受巨大的破坏甚至是衰退,造成土地生态系统的不安全。在矿粮复合区,由于早期的开采技术、生产利用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的落后与不科学,加上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大,导致土地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矿粮复合区的土地生态系统相当的脆弱,对土地生态安全的维护亟待解决。  本文以永城市为对象,采用"E-E-S"模型,选取了24个指标,基于协同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对该区域的土地生态状态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系统各方面的协同性进行土地生态安全状态评价。同时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运用 GIS软件,计算永城市各乡镇景观指标,通过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实现了永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布。最后从维护土地生态安全的角度提出了改善永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的对策。  研究结果表明:2001-2006年永城市土地生态安全处于“极不安全”状态,2007-2010处于较不安全状态。永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经历了“完全退化道路”(2001-2003)、“可发展的改善道路”(2004-2006)、“协同发展道路”(2007-2010);2010年永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整体上处于“较不安全”的状态,土地生态“极不安全”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一般安全”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针对问题,主要从绿色采矿,加快土地复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切实保护耕地,保障粮食生产、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地矛盾、完善相关法律,建立土地生态安全维护体系、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呼吁社会关注等六个方面提出提高永城市土地生态安全对策与建议。
其他文献
土地开发强度作为衡量区域开发建设的重要指标,通常用建设用地规模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表征其大小。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区域土地开发强度的极限为30%,如果超过该限度,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受到影响。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带来的各种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因此开展区域土地开发强度及其相关研究,对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优化建设用地空间结构,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相
近年来,中国经济处在高速发展期,旅游业也随之繁荣。旅游业是综合性服务行业,旅游业综合性的特征及其蓬勃的发展趋势使得旅游企业众多。在旅游企业中,旅游小企业在数量上占据主体
高效的生产力、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使得湿地生态系统成为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其土壤、水文、植被与生物特征也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并在调节水量、净
城市地表是城市自然地表和人工改造地形实体的综合体。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是通过规则离散格网采样数据实现地面形态的数字化描述。城市精细数字高程模型(U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