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水工程水力学反问题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yai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建输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不满足于对工程系统的预测,还希望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对系统的主动的识别与控制。解决这些问题即是求解水力学反问题。安全、可靠及灵活是输水系统完成既定运行功能的三大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必须有效地识别系统、合理地设计与控制系统,这正是水力学反问题研究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意义所在。本文以某长距离输水工程为研究对象,以水力学理论为基础,就系统辨识反问题进行了研究。对该工程的无压段进行糙率识别,对其有压段的水击波速进行识别、并就管道渗漏检测作初步研究。本文的主要成果可以概括成如下几个方面:1.用最优化方法对无压段糙率系数进行识别。首先建立无压段输水仿真模型,以实测的末端水位和通过流量为输入参数,通过模型计算首端水位值,当计算水位值与实测水位值最接近时的糙率即为该工程的糙率,理论上此方法的精度可达到要求。2.对有压段的水击波速进行识别。基于瞬变流理论,采用FORTRAN语言建立了工程某段的瞬变流模型,将计算结果作为水击波速识别的特征参数。建立了具有一个隐含层的三层LMBP神经网络,测出水位最大值和流量即能识别出该段的水击波速值。识别值与理论值最大相对误差仅为0.66%,满足要求。3.采用基于瞬变流的模式识别法对管道渗漏进行检测。首先结合该工程建立其中一段管道的渗漏水力瞬变模型,分析其水力特性。并将该模型曲线用于模式识别法中,进行渗漏检测。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为该输水工程将来的运行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有较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西北内陆石羊河流域地区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人类活动干预强度大、用水矛盾尖锐,地下水超采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建立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有效遏制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超采趋势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可资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用实验生态法结合原子吸收、原子荧光等分析检测技术,探讨了Cd2、Hg2在可口革囊星虫中的富集规律和对其生长与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设定的胁迫浓度内,可口革
会议
蓼科(Polygonaceae Jussius,1789)是大家公认的自然类群,但蓼族Polygoneae植物在系统处理上一直存在很大的分歧和异议.主要表现在:1、蓼族Polygoneae概念的界定;2、蓼族Polyg
  本研究检测了分离自发病大菱鲆、半滑舌鳎及鲤鱼的22株病原鳗弧菌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建立了病原鳗弧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angM、tonB、vahl、vah4 ClaA、empA、v
会议
  本实验设置9℃、13℃、17℃3个温度梯度,对云纹石斑鱼幼鱼进行7d的胁迫实验,检测血清中生化指标和代谢酶活力.结果显示,血清总蛋白(TP)和葡萄糖(GLU)含量在温度骤降后虽
会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植物源免疫增强剂对仿刺参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平板计数法和基于16S rDNA的PCR-DGGE图谱技术进行具体分析.结果显示,党参
会议
  以初始体重为(15.58±0.22)g的云纹石斑鱼(Epinehelus moara)为研究对象,设立5种不同维生素E(11.09 mg/kg、47.52 mg/kg、91.38 mg/kg、134.57 mg/kg、178.92 mg/kg)的等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