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英语写作是英语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写作是一项表达性技能,但是目前学习者的写作水平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关于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改善学生的写作现状,是国内外学者和教育者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改进教学策略和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教育评价理论的不断发展,《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写作是英语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写作是一项表达性技能,但是目前学习者的写作水平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关于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改善学生的写作现状,是国内外学者和教育者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改进教学策略和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教育评价理论的不断发展,《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不断强调学习者应该在评价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树立主体意识,学生自我评价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本身的优缺点,以及写作的评判标准,并不断进行自我改进,最终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效果。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元认知策略理论,本研究对福建省漳州市某中学高一年级两个班级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作为实验班的高一(6)班,采用自我评价策略指导英语写作教学;作为控制班的高一(7)班,采用传统的教师评价策略进行英语写作教学。基于研究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两个假设:一、自我评价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二、自我评价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与统计,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自我评价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基于两个班的前测写作成绩,可知实验班的均值为11.98,控制班的均值为11.88,其P值为0.276,大于0.05,说明两个班的写作水平不具备显著差异。一个学期的实证研究后,基于两个班的后测写作成绩,可知实验班的均值为15.44,控制班的均值为13.46,其P值为0.000,小于0.05,说明两个班的写作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2.自我评价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基于实验班调查问卷的前后测数据,可知维度一写作兴趣的前测得分均值为2.98,后测得分均值为3.25,均值差为0.27,双尾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1,小于0.05,说明前后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维度二写作态度的前测得分均值为2.70,后测得分均值为2.99,均值差为0.29,双尾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2,小于0.05,说明前后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研究结果,笔者旨在从如何将自我评价更好的运用于课堂教学中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比如自我评价量表和评分规则的制定、以及加强学生的参与性等,以期能够力尽绵薄之力促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语言技能新添加了“看(Viewing)”,并在实施建议中“通过恰当的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35-40)。然而,从查阅的文献资料中发现,国内鲜有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英语教科书(2019)必修模块展开深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因此,为了提升教师对多模态教材的有效使用,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
历史学科的特点在于其研究对象是过去发生的、不可重复的客观事实,不能被人直接观察和体验。史料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人们能借助史料了解和探索历史的真相。高中生学习历史需要以史料为媒介,正确解读史料信息是高中生学好历史学科和有效备考的关键。随着新一轮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新时代历史教育对高中生的史料解读能力提出更为具体和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历史新课改的背景下,
主观社会地位是个体对自己所处地位的综合情况的一种主观知觉与判断,它是个体对自身状态的整体认知。对于正处于“暴风骤雨时期”的中学生来说,其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在不断地变化,对自身的社会地位的认知也在不断地变化。基于此,本研究引入了自尊和生活满意度这两个变量,旨在考察当前中学生主观社会地位的特点,探讨自尊、生活满意度与主观社会地位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活满意度在自尊和主观社会地位之间起到的中介作用,并采用
课堂作为英语写作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师生对课堂环境的感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结合高中英语课程新标准的要求,可发现,近年来高中英语写作越发重视文章的思辨性与逻辑性,对学生运用思辨技能的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思辨技能是集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于一体的综合能力,是当代高中生应当具备的素养。因此,笔者将探究当下高中生英语课堂环境感知与思辨技能的现状,挖掘二者与英语写作成绩的关系,以期更有针对性地为
写作是一个人语文学习能力的综合展现,表面上是文学功底的呈现,实际上则反映了作者的思维及价值观。目前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有教师反映,学生不想写、不知道怎么写、害怕写不好,从而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也常常反思,如何才能让学生克服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提升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如何使自己的写作教学变得更有效从而达到真正提升初中生写作能力的目的?面对传统写作教学的枯燥无味,学生的兴趣缺
读后续写任务中,协同带来的良好促学效果引人注目,当前影响读后续写协同效应的相关研究颇丰。随着任务型教学法的兴起,关于任务的研究方兴未艾,任务复杂度也逐渐成为该领域关注的焦点,且任务复杂度对二语学习者语言产出影响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但对于读后续写影响的研究相对匮乏。此外,鲜有学者考量任务复杂度对读后续写协同效应的影响,更没有涉及任务复杂度对于高中生英语读后续写语言表现及协同的影响。本研究在Robin
近年来,英语教师的课堂观察越来越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话题,大量的研究已经说明,英语教师的课堂活动对课堂教学组织和学生的语言习得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效果,既需要理论研究,也需要实证分析。本文主要依据COLT(Communicative orientation language teaching)观察量表以及Flint(Foreign language intera
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英语写作能力是其综合语言能力的集中体现。影响英语写作教学效果的因素诸多,评价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因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从评价的接受者转变为评价活动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目前,探索如何将同伴评价高效的运用于英语写作教学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本研究以质性研究为主,辅以量化研究,通过回答三个研究问题来探究同伴评价在高中英语写作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逐渐深入,为契合培育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目标,不同省市高中历史教学相继采用国家统编教材。这也意味着高中历史教学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越来越多历史教师尝试从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角度推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基于历史课程的整体性,分析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整合历史教材内容,明确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重合与提升,加强初高中历史教学联系,从而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彰显历史学科育
大数据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特征,数字经济也成为了当下讨论和探索较多的话题,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不可或缺的资产、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特别是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的商业银行,积累了庞大、海量的数据资源,但数据价值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主因就是由于数据没有集成,大部分都是分散的,质量不高,难以发挥数据支撑决策、服务经营的需要,针对此现状,商业银行数据治理已迫在眉睫,治理工作任重道远,如何实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