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低平原区水资源匮乏、土壤盐渍化严重,制约着当地的农业发展。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种植节水耐盐的饲用谷子等作物,是调整河北低平原区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地下水超采的重要措施。论文根据河北低平原区特点,在盆栽试验的基础上,选择衡水、沧州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旱作模式下饲用谷子的耗水规律和机制,分析不同品种饲用谷子间生长发育状况、耗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选择生长性状稳定、产量高、水分利用效率高、适宜试验区种植的饲用谷子品种,主要结论如下:(1)盆栽饲用谷子耗水量随着设置土壤含水率下限的降低而逐渐减小。各水分处理下,K3201的耗水量最少。4个品种饲用谷子均以T1(75%~90%)水平的千粒重和单穗粒重最大,T4(30%~45%)水平对谷子生长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水分胁迫,抑制了饲用谷子的生长。印度0906和K3201的T1水平水分利用效率最大,饲草4号和C264的T3(45%~60%)水平水分利用效率最大。(2)衡水试验区饲草4号和C264在拔节期前期株高增长速度最快,而印度0906和K3201在拔节期~抽穗期进入株高快速增长的时期。饲草4号的全生育期耗水量最多,为325.10mm,K3201耗水量最少,达到298.83mm;印度0906在所测品种中产量最高;印度0906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每方水可产出饲用谷子鲜重12.79kg。(3)沧州地区的饲用谷子植株矮小且生长缓慢。饲草4号耗水量相对较多。施用土壤调理剂可以降低土壤含盐量和电导率,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产量,且作用时间与作物生育关键期吻合。C264相较于其他三个品种产量最高。印度0906受盐分影响较大,当施用土壤调理剂时,印度0906的表现优于C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