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青枯病造成了世界范围内马铃薯产量的降低。大多数细菌病原体通过分泌效应蛋白到植物细胞内来操控植物免疫应答反应。由于效应子是青枯病的重要致病因子,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效应子的基础功能继而探究马铃薯青枯病致病机理。本课题以马铃薯E3试管薯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技术获得了效应子Rip5、Rip6和Rip13的转基因株系。探究效应子转入所影响的马铃薯免疫途径,同时对效应子转基因株系进行了接种鉴定。并且对Rip6转基因株系进行了转录组测序,通过数据分析找到了与植物抗性有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由于Rip5毒力较强且在本氏烟叶片瞬时表达可以引起强烈的HR反应,为了深入研究Rip5的基因功能,酵母杂交实验初步筛选了Rip5的候选互作蛋白,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确认了互作蛋白。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效应子调控马铃薯免疫应答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课题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Rip5、Rip6和Rip13转基因株系。最终获得Rip5、Rip6和Rip13生根株系分别为9、13和30个。通过阳性检测,我们选取Rip5的转基因株系4、5和7;Rip6的转基因株系1、3、8和11;以及Rip13的转基因株系11、14和25进行后续试验。2.对Rip5、Rip6和Rip13转基因株系进行优势菌株UW551接种鉴定。3个效应子转基因株系接种表型与对照E3相比抗性明显下降,说明效应子Rip5、Rip6和Rip13可以促进青枯菌侵染寄主植物,降低植物抗性。3.对转基因株系PTI免疫途径标志基因进行表达量检测,发现虽然转基因株系接种抗性下降,但是PTI免疫途径并未受到影响,说明效应子基因的转入可能影响了其他免疫途径。4.对效应子Rip6转基因株系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有大量钙调蛋白、部分热激蛋白和WRKY转录因子与对照相比差异表达。推测转基因株系青枯菌抗性下降与这些基因的差异表达紧密相关。5.利用酵母杂交实验初步筛选出Rip5的候选互作蛋白,在本氏烟叶片上对Rip5及互作蛋白进行农杆菌共注射瞬时表达,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进行植物体内互作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