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子女成长视角的住房政策优化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62283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和学校是影响子女成长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我国古代有“孟母三迁”的典故,目的是为子女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到现在的“学区房”,每位家长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子女的教育提供尽可能好的环境。家庭的住房条件既影响子女的居住舒适性和学习环境,也影响着与住房相关的教育资源选择。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随着住房分配的市场化和住房价格的快速上升使得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住房差异逐步增大。由于住房的区位差异带来的教学质量差异也在放大,目前我国实行“分片划区、就近入学”政策,虽然我国的住房政策也在逐步优化,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供求结构不合理,高房价造成住房市场的不公平等。因此,本文使用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研究住房状况差异对子女学习成绩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分析住房在子女成长中的作用,相应的住房政策应如何考虑子女的健康成长。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我国住房政策的演变及现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演变历程主要分为计划经济时期的住房制度阶段、住房制度改革阶段、住房货币化分配阶段,目前我国住房供应体系主要包括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商品房等。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分为全国、城镇、农村三个样本,分别利用有序回归方法对居住状况对子女成绩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利用二元Logit回归方法对居住状况对子女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就全国样本的子女而言,社区类型越好、住房条件越好、居住设施越好越有利于子女学习成绩。但对于农村的子女来说,居住状况越好、居住环境越宽敞,反而越不利于子女的学习,回归结果均不显著。另外,就全国样本的子女而言,居住地在本县/区内、社区类型越好、住房条件越好、居住设施越好越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但对于农村的子女而言,居住在本县/区内、社区类型越好、住房条件越好,反而越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长,回归结果不显著。政府应加大城市住宅社区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居住环境,通过良好的社区类型为子女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加大对青年家庭住房的支持力度,提高年青家庭的可支付性,使青年家庭有一个稳定的、合适的住房,子女成长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具体要求可考虑通过信贷、税收等优惠,提高年青家庭的可支付性;加大旧住房改造力度,增加独立的卫生设施,合理利用建筑资源、尊重城市的文化特色,对旧住房进行改造;加大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力度,保障青年家庭的住房条件,逐步构建完善的住房租赁体系;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保障农村家庭的住房条件;加强对住房价格的控制力度,防止代际效应和马太效应的发生。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利用方式,低碳经济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向我们走近。全球向低碳经济的转型行动将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二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它可以促进幼儿在情感、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同时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师是幼儿游戏的组织者,指导幼儿如何健康、有效地游戏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当前幼儿教育中游戏开展的实际情况,从四个方面探讨幼儿游戏中如何提升教师的指导策略,从而更好地指导幼儿开展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游戏;指导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