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税收受到法律与道德的双重约束,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反映征纳双方信任的纳税信用出现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根据2017年相关数据统计,淮安市整体中高等风险纳税人较多,税务机关应对人员较少,平均应对能力不足,进入实质应对环节,纳税人往往能够通过自查完成主要税款申报。税法遵从度低,而纳税人较多,与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征管水平参差不齐、整体不高的矛盾日益突出,税务机关所承担的税收征管压力逐渐增大。加强纳税信用管理刻不容缓,通过对纳税人进行信用分级,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减轻对纳税人的偷逃税款行为事后风险应对压力,逐步提升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完善的纳税信用管理将在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使纳税人自觉维护自身纳税信用,从源头上减少税款流失。国内外的课题研究更多侧重于税收信用管理理论,不能够很好地联系税务机关纳税信用管理的实践,关于如何加强纳税管理建设的研究论文甚少。在相关税收信用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将站在税务机关的角度,紧密结合淮安市纳税信用管理实践,查找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纳税信用管理的对策,为完善纳税信用管理提供参考。以淮安市纳税信用管理为例,分析纳税信用现状。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建设和完善,淮安市已可以完成对纳税人的纳税信用信息采集、评价、确定、发布和应用等全流程的纳税信用管理活动。淮安税务机关按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原则,对不同信用级别的纳税人实施分类服务和管理。在淮安市纳税信用管理中,遇到了纳税信用体系立法层次较低、诚信纳税意识淡薄、纳税信用信息采集相对落后、纳税信用评价系统不够完善、评价指标不科学、纳税信用评价结果运用有待提高、失信惩戒缺乏时效性等问题。参考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的纳税信用管理模式,总结出完善的立法保障纳税信用管理、提供优质纳税服务、建立纳税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纳税信用信息的开放共享、重视纳税信用评价结果运用等加强纳税信用管理经验。进而提出做好纳税信用管理的顶层设计、增强诚信纳税意识、改进纳税人信用信息采集方法、完善纳税信用评价平台、合理设置评价指标、强化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实施纳税信用动态化管理等加强纳税信用管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