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纳米SiC颗粒含量对铝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强化机制的影响规律,本文以40nm的SiC颗粒为增强体,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1vol.%、3vol.%、7vol.%、10vol.%的SiC_p/Al复合材料。对制备过程中涉及到的纳米颗粒与铝粉的球磨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优化了球磨参数。利用SEM、TEM、XRD、维氏硬度、万能电子拉伸机等分析测试手段,确定了复合材料最佳的工艺参数,观察分析了不同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测试了其常温力学性能,初步探讨了SiC颗粒含量对复合材料组织、力学性能及强化机制的影响规律。对铝粉与SiC颗粒球磨工艺的研究表明,当球磨转速为320rpm时,复合材料的常温力学性能优于200rpm转速下得到的复合材料;在320rpm转速下,球磨24h后球磨中冷焊与断裂达到平衡,铝粉晶粒尺寸达到最小;当硬脂酸添加量为2.5wt.%时,复合粉末颗粒的尺寸及铝粉晶粒尺寸均最小,且SiC颗粒在铝粉上分布均匀。因此,确定优化后的球磨参数为:转速320rpm球磨时间20h、硬脂酸添加量为2.5wt.%。对不同体积分数纳米SiC_p/Al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研究表明,复合材料基体上分布的SiC颗粒存在一定的尺寸分布范围,但总体是分布均匀的且不存在严重的团聚现象。由TEM照片表明,复合材料的晶粒细小,且随着SiC颗粒含量的增多,晶粒尺寸先增大后减小。1vol.%SiC_p/Al复合材料内部几乎不存在位错,颗粒含量增大,复合材料基体中的变形位错增多。对不同体积分数纳米SiC_p/Al复合材料的常温力学性能测试表明,随着纳米SiC颗粒含量的增加,挤压态复合材料的硬度增加,但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SiC颗粒添加量为7vol.%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52MPa、377MPa,与基体纯铝相比,分别提高了310.9%、416.4%。退火处理对复合材料的强度影响不大,但能有效改善其塑性,且对塑性的作用程度随着颗粒含量的减少而增强,退火后1vol.%SiC_p/Al纳米复合材料的延伸率由9.8%升至15.3,提高了56.1%。当纳米SiC颗粒含量较少时,复合材料的断裂是基体韧断,颗粒含量较多时,复合材料断裂方式以界面脱开为主。对纳米SiC_p/Al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研究表明,不同体积分数的复合材料的强化主要是由细晶强化、热错配强化、Orowan强化引起的。通过对复合材料热错配模型的修正,并考虑纳米颗粒的分布位置,可以实现对纳米复合材料强度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