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2D-STE)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利用标准二维影像斑点跟踪分析局部心肌运动的一种新技术,在以在连续帧频中追踪二维图像中每个心肌组织斑点的运动轨迹,通过对组织的运动速度、应变及应变率等参数对心肌功能进行评估。有研究报道,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情况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导致的冠脉病变及心肌纤维化等原因可造成局部心肌缺血、损伤,故高血压早期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可能减低,早期识别亚临床状态的收缩功能异常能够防止高血压心衰的发生。应用2D-STE评价节段心肌运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然而国内外有关应用2D-STE对高血压局部心肌的收缩功能变化进行研究的报道尚少,且结论不一。本研究主要目的:应用2D-STE对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左室心肌在纵向、径向及圆周方向收缩功能改变,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对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2D-STE分析,按Ganau分型法,依据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将64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室正常构型组(NLVH,n=33)和左室向心性肥厚组(LVH,n=31)。两组高血压患者LVEF≥55%。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根据公式计算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及相对室壁厚度(RWT)。在二维灰阶状态下分别采集心尖左心室长轴观、心尖四腔观、心尖两腔观及左心室短轴乳头肌水平的二维动态图。在2DT状态下,应用STE测量三个心尖长轴观的左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峰值(GLS),并检测六个心肌节段(中段水平的前间壁、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及后间隔)的纵向应变峰值(εl),在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测量整体径向应变峰值(GRS)、整体圆周应变峰值(GCS)及六个心肌节段(乳头肌水平的前间壁、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及后间隔)的径向应变峰值(εr)和圆周应变峰值(εc)。结果:LVH组、NLVH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GLS、GRS、GCS无显著性差异(P = NS),LVH组、NLVH组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NS);LVH组的εl,ε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NLVH组(P均<0.05),而LVH组、NLVH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εr无显著性差异(P =NS);在LVH组,单变量相关分析显示εl的绝对值与LVMI、RWT呈负相关(r=0.75, P <0.01;r=0.23, P<0.01),εc的绝对值与LVMI、RWT呈负相关(r=0.11, P<0.05;r=0.11, P<0.05),εl与LVWI相关性最好。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在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情况下,左室向心性肥厚能够导致左室局部心肌纵向、圆周方向心肌收缩功能的损害,左室心肌径向运动可能是维持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正常的因素;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异常,具有早期识别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高危心衰患者的潜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