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Al复合材料电镀法制备及其界面热稳定性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1978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u/Al复合电力金具实现Cu引出端子与Al导线的连接,是变电所及发电厂输变电线路中常用的基础零部件。目前,Cu/Al复合电力金具制备已有较成熟的工艺,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仍受到广泛关注;同时,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长期服役过程中,易造成Cu/Al复合电力金具界面结构老化,导致可靠性减低,甚至失效,因此该类复合金具的界面热稳定性研究也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采用Al表面两步浸Zn层或化学镀Ni-P层后电镀Cu制备Cu/Al复合材料,探讨热时效中两种不同中间层Cu/Al复合材料界面特性及电阻率的变化规律,综合评价Cu/Al复合材料的界面热稳定性。以浸Zn层为中间层制备Cu/Al复合材料时,浸Zn层乃至镀Cu层表面质量取决于Al基材表面碱蚀状态。当碱蚀液浓度降为5 g/L时,Al基材表面粗糙度适中,无大而深的腐蚀坑,浸Zn层覆盖率高达95%以上,电镀Cu层完全连续,表面平整。以化学镀Ni-P层为中间层制备Cu/Al复合材料时,碱镀5 min再经酸性镀25 min后,Al材表面形成厚约5μm的Ni-P合金镀层,该镀层结构致密,晶粒尺寸均匀,表面粗糙度低。其表面电镀Cu层质量优良。浸Zn层对热时效过程中Cu/Al复合材料界面扩散与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73 K保温360 h,Zn仍富集于Cu/Al界面,无界面扩散。573 K以上热处理,Zn层溶入Cu、Al中,逐渐失去了对Cu/Al界面扩散与反应的抑制作用。Cu原子向Al中扩散形成CuAl2金属间化合物(IMC)层,最终形Cu9Al4/CuAl/CuAI2(从Cu侧到Al侧)三层结构的Cu-Al IMCs反应产物层,导致Cu/Al复合材料电阻率急剧增加。化学镀Ni-P合金层结构稳定,即使经673 K保温360 h的热时效,Ni-P中间层保持完好,Cu/Al界面被完全隔开,无界面扩散过程发生,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基本不变,界面热稳定性显著提高。
其他文献
成长是人类艺术中永恒的主题。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成长更是一个涉及日常生活、精神突围与自我言说的重要话题。因此,在迪士尼、皮克斯等西方动画工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动画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镇化顺利推进,由土地及相关产业带来的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越来越高,一方面土地财政为我国经济发展、经济建设带来了充裕的资金,但同样加剧了我国
小学科学课教学需要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的营造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状况,只有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学生才能快乐学习,积极学习,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以运动知觉学习理论为支撑,探索专门化知觉训练对提高警察院校学员知觉预测能力的可行性。实验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课时不变情况下增加
自从 1990 年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产生以来,OCT在医学诊断领域逐渐成为了一个强大的成像模式.OCT是一种非侵入、非电离的光学成像模式,
档案灾害的种类很多,其发生、发展、演变等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此在档案灾害研究中不能简单孤立地看待档案灾害,有必要从系统论角度来分析和认识档案灾害。论文着眼于
'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在高校中扎实开展政治引领主题教育活动研究是推进习近平统一战线重要思想的工作主线;在高校政治引领主题教
七叶树属(Aesculus Linn.)植物的种子即中药材娑罗子,具有宽中理气,和胃止痛,杀虫等功效.该属植物全世界有30余种,我国有16种[1,2],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河流域及以南大部分地区.
太阳能光热发电是新能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太阳能光热发电是太阳能利用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只要将太阳能聚集起来,加热工质,驱动汽轮发电机即能发电。太阳热发电与光伏发电
目的观察使用红炉生肌散在肛瘘术后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探讨煨脓生肌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院行肛瘘手术住院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发分为两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