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生命早期的不当营养方式,包括宫内营养不良和哺乳期的过度喂养,会增加个体幼儿期和成年后罹患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风险。最新研究发现,不当饮食引起的肠道菌群结构失调是促进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因此,本文用ICR小鼠构建正常出生体重个体的哺乳期过度喂养模型、以及低出生体重个体哺乳期过度喂养的追赶生长模型,研究肠道菌群与生命早期不当营养方式引起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我们将正常出生体重的4日龄雄性仔鼠随机分为正常喂养组(NF)和哺乳期过度喂养组(OF)。在21日龄,OF组仔鼠的体重、附睾和肾周脂肪垫的重量显著高于NF组,并出现胰岛素抵抗趋势;OF组仔鼠粪便中,产生内毒素的肠杆菌科细菌和破坏肠屏障功能的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显著高于NF组,并且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与内脏脂肪的重量显著正相关。根据构建追赶生长小鼠模型的文献,有两种方法可以使仔鼠宫内发育不良:1.在怀孕母鼠的整个孕期(约21天),都给予50%的食量;2.怀孕母鼠在孕期1-11天自由取食,从孕期12天到分娩给予50%的食量。我们比较了这两种方法,发现整个孕期限食50%导致怀孕母鼠流产;而孕期后半期限食使母鼠分娩出低出生体重仔鼠,说明用第2种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我们比较了发生追赶生长的低出生体重仔鼠(UO组)与正常仔鼠(CC组)的肥胖状况和肠道菌群结构。出生时,UO组体重显著低于CC组;3日龄,UO组仔鼠的体重与CC组体重无差异;在21日龄,UO组仔鼠的体重、附睾和肾周脂肪垫的重量显著高于CC组,说明UO组仔鼠出现了追赶生长。UO仔鼠的空腹血糖以及OGTT血糖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CC组。UO组仔鼠粪便中保护肠屏障功能的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低于CC组,双歧杆菌的数量与内脏脂肪的重量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对正常出生体重个体的哺乳期过度喂养、以及对低出生体重个体的哺乳期过度喂养(造成了追赶生长)增加了肠道中有害菌的数量,减少了有益菌的数量,并且这些细菌数量与个体幼年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有显著的相关性。本论文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生命早期的营养状况、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