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国际海底区域(以下简称“区域”)总面积为2.517亿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地理单元,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区域”中有多种类的自然资源,目前仍尚未被人类充分认识,是当前各国争先进行开发利用的战略资源基地。目前在深海中已知的主要有钴结壳、硫化物、多金属结核等矿产资源。为有效地制止发达国家在“蓝色星球”上实施“圈地运动”,多个发展中国家联手主张建立机构统一管理“区域”内的资源开发,在第三次海洋法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海底区域(以下简称“区域”)总面积为2.517亿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地理单元,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区域”中有多种类的自然资源,目前仍尚未被人类充分认识,是当前各国争先进行开发利用的战略资源基地。目前在深海中已知的主要有钴结壳、硫化物、多金属结核等矿产资源。为有效地制止发达国家在“蓝色星球”上实施“圈地运动”,多个发展中国家联手主张建立机构统一管理“区域”内的资源开发,在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具体审议并且通过了海底管理局(以下简称“海管局”)作为主管国际海底探勘与开发的机构,明确国际海底争端法庭海洋争端分庭是“区域”活动纠纷的解决机构。第一章对首先阐述了保护“区域”资源的重要意义以及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次,参与“区域”资源开发的主体不仅有申请者与担保国、还有海管局以及国际海洋法法庭争端分庭。第二章介绍了“区域”制度的主要内容,风险预防原则和最佳环境做法是保护“区域”环境最为重要的原则,为使这两个原则更好实现,应运而生的国际合作原则以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使得各国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方面更为公平和高效。在环境的管理和监测方面根据不同区域适用不同的措施,环境损害的预防和应对则更强调应急预案的制定以及各国联合处置行动的有效性和及时性。第三章介绍了“区域”环境保护制度的实施。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在“区域”制度中实施中虽存在现实落差,但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承包者作为直接参与“区域”开发活动的主体,负有保护“区域”海洋环境的义务,之后本文从担保国责任的角度分析实施环境保护的路径及担保国和承包者之间的“有效控制”。第四章介绍中国参与区域环境保护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实践,提出当前中国参与“区域环境”保护治理中产生的问题以及完善的建议。
其他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在第五编特别程序中新增缺席审判制度的相关内容。该制度确立的目的在于有效弥补被告人不出席庭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司法实践中,有很多刑事案件因为法定事由被迫中止审理,严重降低刑事案件的诉讼效率,从而引发后续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案件久拖不决,不仅会减损国家的法律权威,对司法公信力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还会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产生一定的阻碍,而缺席审判制度的适
快递行业是培育满足现代农业需求和供应链升级的新型流通业态,是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随着国家深入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化农村物流体系,优化寄递末端网点布局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由于农村寄递业务不大、物流需求相对分散和农特产品时效性强等原因,设置农村寄递网点成本较高,企业的可盈利空间较小,农村寄递服务模式和末端网点布局亟需优化。基于此行业背景和市场需求,本文运用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各高校原有的老校区已不能满足现在以及未来的教学任务,高校开始积极筹备建设新校区,这已成为当今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原本的老校区相比,新校区在建筑风格、结构、功能以及规模等方面有很大变化,其普遍具有项目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涉及单位多等特点,这对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供应链协同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市场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等因素,供应链内部缺乏协作、业务流程繁琐、资源分散、
本文以城市题材的版画创作展开分析研究。文章主要以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图像比较,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挖掘不同的视觉记录方式。对版画中“城”的图像创作形式及创作理念进行分析探讨,进而了解不同年代的艺术家对“城市”这一人类文明果实的理解。正文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城市的文化形象,阐述艺术史中的“城”,城市过去、当下、未来最为显著的符号性特征,从而对艺术家产生以城市为母题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