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应链合同(Supply Chain Contract)是为了尽量减少因利益冲突产生的“双重边际”和“牛鞭效应”而提出的一种解决办法。它通常提供一些激励以调整供应链中各成员关系来协调供应链,使分散的供应链的整体利润与一个集中的系统下的利润尽量相等,或者求得其帕雷托(Pareto)最优解。本文首先对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合同以及动态定价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详尽地总结和评价。其次,本文研究了在随机需求条件下,零售商采用静态价格策略时的供应链收益分享合同模型。本模型以收益分享机制为基础,假设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供应链中出售单一产品,供应链各成员均是风险中立。在制定合同时,供应链上游企业确定批发价格,下游企业确定订购数量,收益分享比例是外生变量,由供应链双方通过讨价还价设定。零售商销售产品时采用静态定价策略,价格是内生变量,市场需求是随机的,并且是价格的乘法函数。供应链成员通过设定恰当的收益分享合同参数,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以及每个供应链成员的收益,并且使供应链达到协调。另外,本文还通过对采用收益分享合同和不采用收益分享合同两种情况下供应链各方收益的对比分析,给出了供应链成员对合同满意度的基本条件。最后,本文结合瞬息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探讨了在一个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中,考虑动态定价策略时的供应链收益分享合同模型。此模型主要考虑在一个销售周期内,供应链中只出售单一的产品,零售商在销售阶段采用动态定价策略进行产品出售。在该模型中,制造商和零售商都是风险中立的,制造商确定批发价格,零售商确定订购数量,收益分享比例是外生变量,由双方共同确定。在销售周前开始前,零售商向制造商订购产品。在零售商销售产品阶段,零售商向制造商订购的产品数量作为销售初期的库存,零售商采用动态定价策略出售产品,将销售周期化分为多个阶段,同时确定每个阶段的销售价格。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假设条件下,当零售商采用动态定价策略时,通过设定恰当的合同参数,收益分享合同能够使供应链各成员获得比采用静态定价时更高的收益,并且收益分享比例与批发价格和成本的关系在本模型中仍旧成立,供应链达到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