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不同临床特征,为其病因学研究、临床治疗工作及随访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CBM、Wan Fang、VIP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检索内容为关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临床特征的文献。严格遵循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标准化均数差(SMD)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对年龄及肿物大小进行分析。用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对性别、腺外浸润性、多灶性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进行分析。根据异质性I~2值选择合适的效应模型,通过排除研究质量低的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从而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森林图对结局指标进行合并,应用漏斗图评价纳入文献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1)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9篇关于年龄与PTC合并HT相关性的文献,包括4439例PTC的病例,1424例PTC合并HT的病例,合并效应量SMD=-1.53,95%CI(-2.22,-0.83)。(2)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17篇关于性别与PTC合并HT相关性的文献,包括7078例PTC的病例,2454例PTC合并HT的病例,其中女性病例有2227例,男性病例有227例,合并效应量OR=95.74,95%CI(64.14,142.91)。(3)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15篇关于多灶性与PTC合并HT相关性的文献,包括6585例PTC的病例,2362例PTC合并HT的病例,合并效应量OR=1.01,95%CI(0.84,1.22)。(4)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12篇关于腺外浸润性与PTC合并HT的文献,包括5861例PTC的病例,2086例PTC合并HT的病例,合并效应量OR=0.75,95%CI(0.65,0.87)。(5)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6篇关于肿物大小与PTC合并HT相关性的文献,包括3152例PTC的病例,1154例PTC合并HT的病例,合并效应量SMD=-0.13,95%CI(-0.22,-0.05)。(6)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17篇关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与PTC合并HT相关性的文献,包括7078例PTC的病例,2545例PTC合并HT的病例,合并效应量OR=0.75,95%CI(0.62,0.91)。结论:(1)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患者平均年龄小,(2)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中男女差异性明显,女性更易患病。(3)合并有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与多灶性无关,(4)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患者肿瘤腺外浸润的发生率较低,(5)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较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相比肿物原发灶更小,(6)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较低,(7)PTC合并HT具有肿瘤直径小、腺外浸润性少、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低,预后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