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和2005年分别是全国第一和第二次体质监测年,石家庄市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城市,被选为“一类”抽样市进行测试。成年男性是社会人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会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石家庄市成年男性的体质与健康状况,关系到该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反映石家庄市成年男性体质的发展变化情况,以此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以2005年石家庄市成年男性(20-59岁)的体质状况,2000年至2005年石家庄市成年男性体质变化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2005年(870名)和2000年(778名)体质监测调查抽样中的石家庄成年男性。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27项指标进行研究。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如下:农民身体形态基础比城镇非体力工作者稍差,但是与2000年相比其变化明显,在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和BMI、围度指标和厚度指标上明显提高并与非体力工作者已无太明显的差异;城镇体力工作者身体形态基础差,且在五年间几乎无明显的改观,在身体形态的大部分指标上都与非体力工作者有很大的差距。城镇非体力工作者无论在身体形态上具有优势,也正是这样,导致了其肥胖人口所占的比例较大,并且在这五年间有明显增高的趋势,需要引起重视。青年群体围度指标明显提高,厚度指标值明显减小,中年群体五年间无明显变化。与2000年相比,2005年农民、城镇体力工作者和城镇非体力工作者的安静脉搏、收缩压、舒张压均无明显变化,这可能与这些指标比较稳定,短时间或是更长时间内不易发生明显变化有关。农民的肺活量水平有明显提高,城镇非体力工作者有大幅度提高,而城镇体力工作者则无明显变化。青年群体与中年群体肺活量水平明显提高,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农民、城镇体力工作者和城镇非体力工作者的身体素质2005年较2000年整体呈现滑坡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力量素质没有明显变化,柔韧素质明显下滑,平衡能力没有明显的改善,反应速度有明显变慢。青年和中年群体柔韧性素质明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