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动人口是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也日益严峻。各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保障流动人口子女与本地学生享受一样的待遇,有效缓解了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的问题。然而,对多数流动人口来说,现实情况却并不如人意,虽然流动人口子女能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可是只有他们当中的一部分才能进入公办学校,真正享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流动人口子女从文化各异、经济相对落后的乡土社会进入城市,在城市的公办学校中,相对本地城市学生,他们无论是在学习起点、家庭支持还是文化适应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可能产生不同的教育需求,从而需要更多特别的关注。本文以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永丰小学为例,立足当前政策背景和基本现状,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访谈法及比较研究法,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和已有成果,研究得出顺德区公办学校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现状面临着机会、收入、社会和家庭等诸多因素导致的不平等,也面对着家庭、学校及自身在教育方面的各种状况,通过对现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获得如下现状调研结论:(1)顺德区是一个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只能选择入读公办学校的地区;(2)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都不容乐观;(3)流动人口子女不太受公办学校教师所欢迎;(4)流动人口子女期待着在公办学校获得发展。基于上述现状调研结论,对流动人口子女在公办学校的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如下对策:(1)从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各种制度或体制和完善顺德区流动人口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政策两个方面完善现行教育制度。(2)从管理、师德、家校联系等方面优化学校教育。(3)从改善家庭环境和提高流动人口素质来提高家庭文化。(4)从思想上、行动上落实社会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关爱。希望通过政府、学校、家庭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协调合作,关注并消除流动人口子女在公办学校的教育问题,以解除进城流动人口的后顾之忧,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