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立足于马来西亚本土高校初级综合课教材《基础华语》,以马来西亚的高校华语教育大环境为背景,将华语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尤其是体现在教材中的词汇差异,做一个梳理和呈现,使国内学者更了解马来西亚的华语教学及教材情况。同时针对其中的华语词汇对非华裔的初学者学习汉语产生的正负迁移作用,通过对教材使用者师生双方的采访和调查,作了简要分析。作为海外汉语教学的一个分支,相信对于马来西亚本土华语教材中华语词汇差异进行的研究,不仅能够给身处新马地区的一线汉语教师提供教学思路,也能够为国内外研究汉语教材的学者在教材本土化的进程中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把教材中出现的华语词汇分为日常词汇、商务词汇和文化词汇三个部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产生的教学反馈进行总结和归纳,得出以下结论。一、日常词汇中所出现的华语词汇最多,二者差异也最大。由于日常词汇在生活中使用频次最高,范围最广,它对学生的汉语学习效果影响也最大。所以我们要对这一部分的生词教学重视起来,教师要准确掌握华语词汇用法与普通话用法之间的不同,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清晰、鲜明地告诉学生。二、商务华语词汇亦很重要。因为商务词汇在学生以后的工作中用处很大。而由于商务词汇普遍较难,教师在教授这一部分词汇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循序渐进,同时,教师在商务词汇的备课工作中也要注意自身华语词汇的积累。三、文化华语词则是教材中最有特色的一个部分。它涉及到马来西亚文化的各个方面,营造了浓郁的马来文化风情。这部分词汇也是马来西亚华语词汇所独有的,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对于这一部分词汇的教学则必须紧密结合马来西亚的语言文化大环境,教师要对马来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在相互尊重中,使学生对中国文化也产生文化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