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石墨烯-多肽基荧光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ewar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是一种单原子层、二维碳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成为目前碳材料研究的一大热点。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材料经过强氧化后再加水分解而得,与石墨烯一样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导热性能、力学强度、比表面积大等优点。氧化石墨烯表面含有大量的含氧基团使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为其在生物应用和生物传感领域开启了一扇大门。近年来,基于氧化石墨烯的生物传感器已被用于检测DNA、蛋白质、酶等生物分子中。  本文以多肽-氧化石墨烯荧光传感器的研究为基础,通过设计合成特定序列的肽链,探索氧化石墨烯与多肽之间的作用机理,构建荧光生物传感器,用于蛋白酶、无机离子的检测分析。具体概述如下:  第一、本文首先综述了荧光传感器及其研究进展,探讨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传感机理。其次,简要介绍氧化石墨烯及其主要性质和制备方法,并分析其在荧光传感器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基于以上讨论,提出论文设想和主要内容。  第二、设计合成一条标记有荧光基团标记的短肽,所包含的特异性序列能够被胶原酶特异性水解。利用化学氧化还原法合成氧化石墨烯。构建氧化石墨烯-肽链荧光传感器,并探讨了氧化石墨烯和肽链之间的作用机理。利用胶原酶对肽链的特异性水解,建立一个灵敏、快速的荧光turn-on方法检测胶原酶,具有宽的检测范围0-120μg/mL,检测限低达9.75ng/mL。  第三、设计一条多肽链,含有能被胰蛋白酶特异性水解的精氨酸。首先,肽链与量子点结合形成量子点-肽链共聚物,随后,向其中引入氧化石墨烯,利用氧化石墨烯高效的猝灭能力,构建一个更灵敏的氧化石墨烯-肽链-量子点荧光生物传感器。随着胰蛋白酶对肽链的水解,释放出量子点使其脱离氧化石墨烯表面,达到胰蛋白酶的检测。考察了最佳实验条件并探讨了作用机理。  第四、尝试设计一条肽链,构建氧化石墨烯基荧光传感器检测汞离子。肽链含有带有天然荧光的氨基酸,与氧化石墨烯作用后荧光被猝灭;随后,利用半胱氨酸残基能够与汞离子作用,当汞离子与肽链中的半胱氨酸结合,将色氨酸拉离氧化石墨烯表面,荧光恢复,进而实现汞离子的检测。
其他文献
作为重要的宽禁带半导体氧化物材料,二氧化锡(SnO2)已经在透明导电玻璃、透明导电纳米粉体、气敏传感器和催化剂等行业广泛应用。纳米化已经成为提高材料性能的主要研究思路之一,二氧化锡的纳米化研究也成为了一个热点。本论文对纯二氧化锡、掺杂二氧化锡及含有二氧化锡的氧化铟纳米晶粉体的制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SnO2纳米粉体的制备与气敏性能研究。采用高温热解法和溶剂热法,分别在1-丁基-
随着超分子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设计、合成结构新颖、性能独特的新型金属-有机超分子化合物已经成为超分子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沿课题。新型的超分子化合物具有合成简单可控
一个政党的诞生,改写了一个民族的历史。80年前,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翻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80年来,我们党英勇奋斗,不懈追求,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建
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小世界特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簇级拓扑算法,引入Temple University吴杰教授提出的UCR(unequal cluster-based routing)机制,靠近基站簇尺寸变小,解决基站附
本论文采用向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接枝含磷功能助剂的方法,制备了功能纳米二氧化硅粒子,以聚丙烯和聚碳酸酯为基体,主要开展了聚合物/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的
采用铁屑内电解法对5大类11种染料废水和3种染化废水、印染废水进行了内电解混凝 处理,并探讨了脱色机理.研究表明,对中等色度和浓度的染料废水,脱色率均在86﹪以上;通过在内电
自开展“三讲”教育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的自觉性明显增强,特别是政治学习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但同时,在学习方式方法上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学习形式“表面”化。
K2Al2B2O7(KABO)是一种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具有优良的非线性光学性能以及稳定的物化特性,可实现Nd-基激光四倍频(266nm)、五倍频(213nm)以及和频193nm谐波光输出,但是该晶体在
该报告包括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技术和复杂银精矿的提取新工艺研究.用热分析(DTA-TG)、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研究了酯化法低温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的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制备简单的人工合成聚合物技术。采用该技术合成的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具有特异性结合功能,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较强的抗酸抗碱能力,被广泛用在固相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