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工业化大生产的开始,有大批的农民离开自己的故土到城市中打工,他们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们贫困的生存状态与其所做出的贡献极不相符。这种贫困不仅包含物质层面的贫困,还包含精神层面的贫困。具体表现在:情感世界空虚、价值取向单一、法律意识淡薄、封建迷信思想严重、消费观念畸形、角色意识模糊等。本人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走访的方法,了解农民工最真实的生存状态。研究发现,造成农民工精神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自身素质的局限,也有公共文化设施的匮乏、组织体系的缺失、相关制度的不完善等。本文针对以上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对策,以丰富农民工的精神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