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游病毒是微食物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毒裂解和感染的过程能够介导微生物群落遗传物质的交换,影响微生物宿主的遗传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对于湿地的碳和营养的物质流动及循环起着重要作用。纳帕海是我国独特的低纬度高海拔季节性高原湿地,是开展地质学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但目前关于纳帕海高原湿地浮游病毒的时空分布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罕见报道。本研究首先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2013年旱季和2014年雨季纳帕海高原湿地水样和土样中免培养浮游病毒的丰度。从水平分布看,水样中浮游病毒丰度(2.91×108/mL)高于土壤的(1×107/mL);从垂直分布来看,10 cm土壤中浮游病毒的丰度为8.18×107/mL,比20 cm和30 cm的高出3-5倍;从季节分布来看,除个别特殊样品外,雨季明显高于旱季。影响浮游病毒丰度的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旱季土壤中浮游病毒的丰度与浮游细菌丰度、有机质、水解性氮、全氮等因素呈显著相关(P<0.01),其中与浮游细菌呈正相关;而雨季土壤浮游病毒丰度主要与全氮、速效磷、钾和钙等显著相关(P<0.01)。水样旱季浮游病毒丰度与浮游细菌丰度、叶绿素a浓度显著相关(P<0.05),其中与浮游细菌呈正相关,而与叶绿素a浓度呈负相关,表明在旱季浮游病毒的优势种群为噬菌体而非噬藻体;雨季水样中浮游病毒丰度还与水体pH值及温度显著相关(P<0.01)。利用R语言软件对不同季节测定的浮游病毒丰度与环境因子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从而为改善和保护当地浮游病毒资源提供了数学模型。利用噬藻体保守基因简并引物扩增g20基因,对噬藻体的多样性进行了检测。从2014年雨季纳帕海高原湿地采集的水样中扩增得到26个不同克隆序列,根据UniFrac软件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纳帕海湿地富含丰富而独特的噬藻体多样性,并得到独有的2个噬藻体类群,即Ⅰ和Ⅱ,而其他序列则广泛分布于其它不同生境。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不同噬藻体类群在纳帕海高原湿地的分布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系统地对纳帕海高原湿地浮游病毒及细菌丰度进行了调查,并对噬藻体g20基因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是对纳帕海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补充,同时也为当地微生物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